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代工贴牌,名药企别自毁声誉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侯胜田

本报记者  张芳

相较于一般品牌,一家知名药企的商标出现在日用消费品上,似乎更能给人满满的信心。但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一些打着知名药企品牌的商品,其实并非原厂家或其子公司生产,而是授权贴牌。这类产品的监管难度相对更大,因质量不佳引来举报、处罚的情况并不鲜见。

药企贴牌成普遍现象

有人将如今市场上的药企贴牌现象概括为“万物皆可贴”。登录某电商平台搜索“仁和”,除螨洗面奶、祛斑精华露、抑菌牙膏、肠胃调理冻干粉、减脂瘦身代餐、益母草暖贴、嫩肤维生素片,品类繁多;“南京同仁堂”的防脱洗发水、男性壮阳保健品、女性专用保健片、清脂乳糖片、燕窝蛋白粉、保健养生茶,应有尽有;“修正”系列的抗皱面霜、保湿洗面奶、淡纹修护精华露、女性私处护理,从内养护到外……

记者发现,这些商品中有不少都是贴牌商品,主要涉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快消品领域。它们在线下超市并不多见,绝大多数在电商平台销售,月销售量有的多达几万。例如,用于减肥的保健食品海利斯唯左旋肉碱荷叶茯苓胶囊,月销量超3万,包装上印有“仁和”商标,宣传也以“仁和减肥脱脂代餐食品茶”为宣传点,但生产厂商为湖北海利斯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维美白保湿洗面奶”品牌标注为“修正”,但生产企业是广州市高维化妆品有限公司,与修正药业并无股权关系。

贴牌在药企中已是普遍现象,例如仁和药业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公司2021年OEM(代工)贴牌药品和大健康产品收入为26.83亿元,以其全年49.36亿元总营收计算,贴牌收入占一半以上。在一些发布代工信息的平台上,通过诸如“某某药企,贴牌授权,营养膳食类产品、保健品、洗护用品、贴剂、代餐均可贴牌”的信息,可以直接联系到做贴牌的代理商。据称,贴牌费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一笔固定数额的保证金,二是品牌使用费,数额因贴牌产品出厂价而异。

贴牌泛滥潜藏质量风险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侯胜田表示,“贴牌”是指一家工厂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生产产品,与“代工”差不多。这种生产形式合法且有一定价值。企业发展都会有天花板,一旦触及,就需要拓展和突破。而授权其他厂家贴牌,有助于在其主业的相关领域做好品牌延伸,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贴牌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品牌方拥有核心技术,自身专注研发,将产品生产分工给代工厂,如苹果等电子产品;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而品牌价值较高,只要把住标准化生产的关卡,就可以找代工厂贴牌生产,降低品牌方建厂投入,药企贴牌日化产品就是这一种。

药企贴牌快消品,有先天优势,也算应运而生。药品生产门槛高,药企做技术要求更低的快消品,消费者的接受度和信任度都比较高。代工厂则只需贴牌就能获得知名药企的加持,不仅省下“占大头”的营销费,单价和销量也能实现增长,可谓“以逸代劳”。

但记者发现,药企贴牌产品中隐患不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仁和海利斯唯左旋肉碱荷叶茯苓胶囊”无效,导致腹痛腹泻;有人投诉修正护肤官营店购买的洗面奶,只用了几天,脸部就大面积长痘。今年1月,“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燕窝胶原蛋白肽饮”因虚假标注蛋白质含量被行政处罚。“仁和酵素益生菌HP牙膏”宣称是“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医用牙膏”,目前已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辟谣“牙膏抗幽门螺杆菌缺乏科学依据”,在多个电商平台下架。

“贴牌产品的问题,与品牌授权方和代工厂的投机心理都有关系。”侯胜田说,当品牌方只想着少费心、挣快钱,对代工厂的选择及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就会给商品埋下隐患;若代工厂只想压低成本、提高利润,不能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流程,就像“抄作业没抄全”,最终产品就会出问题。

板子要打到品牌拥有者身上

无论食品或化妆品,一旦出问题,都可能给消费者造成健康损害。规范药企贴牌市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但侯胜田说,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其中涉及监管部门、品牌拥有者、代工企业、消费者和舆论监督5个相关方,需要一场综合的长期治理。

监管部门有专门的检测中心,可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查验。但所有监管都存在一定局限,漏洞很难完全堵住。

品牌方是规范贴牌市场的关键。侯胜田说,如果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变低,品牌价值会随之降低,专业术语叫“品牌稀释”。上述这些品牌影响力雄厚的药企,理应珍惜自己的“羽毛”,在规范贴牌生产上多做一些事。比如,在选择代工厂时,组织专业队伍提前考察,评判其是否具备生产能力,尽可能选择有口碑、规模较大的代工厂,以免其出现临时倒闭的问题;在与代工厂签订合同时,尽可能严格一些,将条款细化,对代工厂的产品生产形成强制规范。此外,代工厂产品出问题时,监管的板子不该只落在代工厂方,品牌方也应被重罚。

代工企业对品牌的珍惜程度通常不高,为追求利润,可能选择偷工减料、压低成本。不少小厂家甚至抱着“大不了倒闭”的态度,行政处罚难以对其形成足够震慑,是监管难点之一。

消费者因为对药企品牌的信任,很容易轻信贴牌产品的品质,但鉴别起来又实在困难。媒体要承担起舆论监督责任,对问题厂商、问题产品公开报道,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