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熬夜到凌晨三点,感到自己快要“挂了”?
听说身边某位30来岁的朋友突发心梗时,你有没有一边担心一边去网上搜信息?
你不是一个人在默默担忧!
在11月20日中国心梗救治日,生命时报联合夸克App共同发布了《Z世代“护心”指南》。调查显示,30岁以下年轻人对“心梗”知识的关注度位居首位,在寒冷冬日的凌晨三点,不少人想知道“心梗前有哪些症状”。
知识科普:什么是心梗?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我们经常把心脏比喻为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发生心梗,就像发动机的油路被阻塞了。如果给心脏自身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出现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就会引起心肌坏死,也就是“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最危重的心脏急症,具备突发性、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等特点。
18~24岁搜“心梗”最多:心梗正呈现年轻化趋势
生命时报联合夸克App进行的调查显示,越年轻的人群越关注心梗信息。在搜索心梗内容的用户中,18~24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其次是25~29岁人群;然后是30~34岁人群。此外,年轻男性更加关注心梗,占比超6成。
对此,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董鹏分析,年轻人对心梗的高度关注与心梗发病的日益年轻化有关,年轻人心脏病发作可能比老人更凶险。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9年,我国25岁到44岁的年轻人中急性冠心病(主要是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增加了36%。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也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
为何年纪轻轻就得了心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在《心血管医药前沿》杂志上论文指出,年轻心梗患者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
凌晨3~4点最爱搜心梗内容:年轻人心梗发作格外凶险
人们对“心梗”相关内容的搜索,在一天24小时中也呈现出动态变化,其中凌晨3-4点的搜索量最大,其次是晚间7-8点,第三是凌晨12点-1点。也就是说,凌晨熬夜感到不适,或者加班到七八点疲惫时,人们更怕心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专家指出,“熬夜”确实是心梗发病的一大危险因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证实,与工作日22:01~23点睡觉的人相比,24点后睡觉的人心梗风险增加62.8%。睡得不够,身体得不到有效恢复,第二天就会极度疲劳。每天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极易诱发猝死。
年轻人心梗发作可能比老年人更凶险。老年人往往存在多支多处血管病变,就像陈旧的水管一样锈迹斑斑,长期心肌缺血易反复发生心绞痛,作为警示。而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心梗为首次发病,往往不重视,造成严重后果。
年轻人心梗有以下特点:一是症状常被忽视。年轻人常认为自己的身体好,有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即使出现胸痛、胸闷等心梗发作表现,也常被忽视。这就导致很多年轻心梗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相当严重。二猝死率高。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身体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身体会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年轻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冬季11月份搜索量最高:秋冬季要做好预防
搜索还呈现季节性变化,在冬季和秋季,搜索心梗相关知识的人群比春夏更多。11月份的秋季和冬季之交,搜索关注度位居全年月份首位。
心梗的诱发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生活地区的饮食习惯、工作环境及气候等,其中气候的急剧变化是影响心梗发生的关键。心梗发病率在冬季会突然上升,甚至达到高峰。
专家建议,秋冬换季时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室内外过大温差的刺激。进出暖气充足的写字楼,一定要及时加减衣物,戴好帽子,注意局部保暖。
最关心症状与急救知识:突发心梗做四件事
调查显示,在各种心梗知识中,人们最关心的包括三个方面:“心梗前有哪些症状”、“发生心梗如何急救”与“如何预防心梗”。
学会识别心梗先兆症状至关重要。临床研究显示,心梗患者多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他常见症状为:大汗、乏力、恶心、呼吸短促、肩颈部放射性疼痛、心悸及胃部不适或疼痛。
年轻人重点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与活动相关的疼痛不适。劳累后出现或加重不适,是心梗的一个重要特点。疼痛不一定是典型的胸痛,也可能是胸闷难受,肩膀疼、后背疼、胃疼甚至牙疼等。
2. 毫无征兆的心慌胸闷。没有心脏病的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不明原因的难受,没有活动时出现憋闷、喘气困难,每天定时胸痛要及早检查治疗。
对于民众来说,突发心梗时要做4件事:
一、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据统计,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先通知自己家人,等家人赶到后再拨打120急救,从而延误最佳抢救时间。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早期的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二、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患者的情况,切勿随便给患者服用药物。
三、让患者平躺下来,保持安静,打开室内窗户,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
四、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时,要立,此时开放患者的呼吸道,并对其做心肺复苏,防止脑缺氧。
关注心梗科普知识:做到“4321”防心梗
调查还显示,用户对心梗百科知识的关注度很高。
心梗虽然可怕,但也是可防可控的。预防心梗,我们推荐做到 “4321”口诀。
做好“4”方面:1.戒烟;2.膳食搭配合理,以谷薯类为主,肉类适当,绿叶菜1斤,蛋奶充足;3.每周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4.将体重指数(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控制在25以下。
做好“3”监测:即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
避免“2”种行为:1.不要让自己处于抑郁、焦虑等情绪中;2.避免A型行为模式(竞争意识强,对他人充满敌意,容易紧张和冲动)。
坚持“1”级预防:如果体检时发现身体指标异常,或生活中身体出现不适,要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