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台湾酒驾要去殡仪馆服务

本报特约记者 程东

台湾“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规定:司机饮用酒类或其他类似物后,吹气测试结果酒精浓度达到0.15毫克/升,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3%,就属于酒驾。近年来,台湾酒驾肇事问题频频发生,重大车祸导致死伤者不计其数,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及社会成本难以估计。

台湾“交通部道路安全委员会”统计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因酒驾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90人,比2020年同期增加26人,增幅达9.8%。2021年,各县市酒驾死亡人数以高雄市最多(34人),其次是桃园市与屏东县(各32人),排在第三位的台南市死亡人数为31人。另据报道显示,2021年以前,酒驾公共危险罪的受刑人数量,一直在新入监受刑人中排第二位,比排在第一位的毒犯人数约少一成。但从2020年起差距开始拉近,2021年酒驾受刑人数(6642人)超过毒犯人数(4748人),成为台湾监狱最大受刑人来源。随着疫情趋缓,台湾居民饮酒聚餐开始变多。以新北市为例,截至今年6月20日,该地区酒驾违规达214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02件。其中,酒驾造成死亡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人,受伤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增加31人。尤其是去年年底,一起酒驾案引发全台湾居民的关注。一名叫黄子洋的男性无照酒驾,在高雄市爱河旁高速撞上林姓男子一家四口,导致林妻伤重不治身亡,林姓男子及两个女儿受重伤。

在民意的强大压力下,今年1月24日有关部门提高惩罚力度:酒驾未肇事者,从原来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提升到3年以下,并处以30万元新台币罚款(1新台币约合人民币0.2元);酒驾致人死亡,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200万新台币;致人重伤者,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100万新台币。在行政处罚方面,如果驾驶人10年内第二次酒驾,除了加重罚款、吊销驾驶执照外,新增公路主管机关会公布酒驾惯犯的姓名、照片及违法事实,且不打马赛克。若酒驾者重新考试申领驾照,需要登记、配备酒精锁,才会发放驾照;若不依照规定驾驶具有酒精锁的车辆,会处6万~12万新台币罚款。

除了修订交通规定外,一些县市还想了其他方法狠治酒驾。2016年11月,台北市政府与检方达成共识,让酒驾惯犯协助清洁遗体,其他县市纷纷效仿。今年1月,鉴于黄子洋酒驾案民怨沸腾,高雄市检方、警方、交通及法制等部门商讨后,要求酒驾经有罪判决或暂缓起诉者,必须到殡仪馆进行社会劳动。1月18日,首批11名酒驾者前往高雄市殡葬管理处接受处罚,10男1女在殡仪馆人员陪同下打扫环境,劳动4个小时,主要是清洁往生室、入殓室,擦拭遗体冷柜,清洁尸盘、尸车、解剖室,但未接触遗体。事后有酒驾者说,擦拭冷柜门时想到里面就是遗体,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从未距离死亡这么近,以后开车真的要小心,不应该酒后开车上路”。7月,台东地检署在民俗“鬼月”前,让14名酒驾人员到台东市殡葬所清洗冷柜和解剖室。

不过,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酒驾情况仍很严峻。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官员甚至带头酒驾。2018年7月,民进党当局副领导人赖清德宣布“行政院”发言人一职由民进党不分区“立委”谷辣斯·尤达卡接任,但谷辣斯还没正式上任就遭网友曝光在2014年8月因酒驾被抓,判处2个月有期徒刑。有舆论讽刺说,民进党大咖酒驾案例之多,可以组成一支足球队了。二是虽然1月修法,但酒驾肇事致人死伤者并未加重刑罚。以黄子洋案为例,高雄地方法院仅以酒驾致死罪判处7年10个月有期徒刑。失去妻子,自己也被撞成重伤的林姓男子痛批,所谓的“酒驾零容忍”已沦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