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2022《生命时报》十大健康新闻

1. 全球与奥密克戎正面交锋

从2021年底开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一跃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直到现在依然肆虐全球,引起一波又一波疫情高峰。《生命时报》第一时间追踪疫情进展,陆续刊登《多国与奥密克戎正面交锋》《香港抗疫,祖国是后盾》《中医药全方位防治奥密克戎》《上海疫情何时能现拐点》《奥密克戎毒力越来越弱》等文章,在解答公众疑问的同时,反复强调科学防治的重要性,指导如何更好地调适有新冠病毒长期存在的生活。

2. 国产人工心脏获批

人工心脏是最复杂、精密的医疗器械,素有“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之称,因产品制造的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大,过去一直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中国心”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类人工心脏,打破了外国垄断,技术性能比肩世界领先水平。它的正式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心脏衰竭外科治疗已进入人工心脏临床应用时代。《生命时报》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介绍这个乒乓球大小的机械装置,如何给数百万心衰患者带来希望。

3. 北京冬奥成功举办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此次冬奥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如期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它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以及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力、有效。《生命时报》在冬奥前夕策划专刊,采访数位奋战在一线的冬奥工作人员,记录下他们辛勤付出的身影和闭环管理下的体验。此外,专刊深入介绍了冬奥运动员的三餐饮食、心理调适方法及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还邀请专家介绍冬奥趣闻、如何“沉浸式”体验冬奥项目、冰雪产业发展等内容,以飨读者。

4. 多家公立医院欺诈骗保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欺诈骗保。长期以来,民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店被认为是欺诈骗保重灾区,可4月以来,多家公立大医院被通报欺诈骗保,引发人们关注。对此,《生命时报》刊登《骗保抢的是百姓救命钱》,曝光公立医院典型骗保手段。专家呼吁,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完整安全、确保基金合理高效使用和收支长期平衡,始终是医保制度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5. 儿童读物插图猥琐引热议

今年5月,人教版小学数学插图人物猥琐让“毒教材”迅速成为网络热词。此后,多家出版社儿童教材、绘本、读物因图片丑陋,含有恐怖、暴力、邪恶等不适宜元素,引发持续关注。《生命时报》第一时间刊登《问题读物带歪青少年》,请专家剖析商家逐利媚俗的现象,以及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呼吁全社会都有义务为儿童创设优质文化成长环境而努力。

6. 跨省看病能直接走医保了

7月末,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和信息系统,确保12月底前同国家政策相衔接,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平稳过渡。《生命时报》刊登《跨省看病能直接走医保》,介绍新政策为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带来了哪些利好,备案群体、备案材料、备案时限等方面有哪些变化等,并指导读者如何线上办理相关手续。

7. 刘翔峰涉嫌严重违法

8月中旬,网上出现多篇匿名举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翔峰存在“没有癌细胞就直接切除胰脏”“哄骗患者买保健品当药品使用”等违规医疗行为的帖子。对此,《生命时报》刊登《对害群之马应严惩不贷》一文,多位专家表示,此次事件虽为个案,但值得反思,呼吁必须对违背医德和职业规范的人严惩不贷,要坚决维护医疗行业的信誉,维护人民群众对医疗环境的“安全感”。

8. 九价HPV疫苗扩龄

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消除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但很多成年人受接种年龄的限制,不得不放弃接种九价疫苗。8月底,九价疫苗适用人群从16~26岁,拓展至9~45岁适龄女性,更多女性将因此获益。针对这一利好消息,《生命时报》邀请妇科肿瘤专家详解接种注意事项,同时提醒民众,即使接种了疫苗,依然不能忽视宫颈癌筛查及日常预防。

9. 国务院发布二十条、新十条优化防疫措施

11月以来,为了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持续优化防疫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生命时报》第一时间刊登《优化防控不是躺平》等文章,梳理“二十条”“新十条”的重点内容,解读防控措施调整背后的科学依据,同时强调“走小步,不停步”的重要意义。专家表示,如此快速地更新防控措施,既是基于民众的呼声,也是因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更加清晰。未来应当把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降为乙类,把奥密克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降为丙类管理。

10. 核酸检测问题频曝光

11月底,核酸检测造假、不准确等问题频频被曝光,百姓尤其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资质准入和质量控制产生质疑,引发广泛关注。《生命时报》刊登《国家严管核酸检测》一文,梳理今年以来公布的11起核酸检测违规案件,剖析乱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呼吁加强程序监管、技术监管、财务监管,才能真正杜绝核酸造假等不法行为。此外,专家强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仍是检测新冠病毒的“金标准”,但在当前新的疫情形势下,大规模全员做核酸已不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