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防重症关键在阳后第二周

●北京协和医院特别提示,严重肺部表现的患者常在有症状第2周内发展为危重症,需要警惕

受访专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 彭志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付萍

本报记者 高阳

目前各地陆续进入新冠感染高峰期,医院接收的重症患者也不断增加。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此最新发布“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方案(2022年12月版)”(以下简称《方案》),为更多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其中特别提到,出现严重肺部表现的患者常在症状出现后第2周内发展为危重症,需要警惕。

“危险的第二周”现象

不少网友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和家人感染新冠后的经历。张先生难以置信地说:“老爷子低烧了8天,还是不见好,到医院一查,竟然直接被送进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抢救了,血氧只有83%。”26岁的小王“阳康”后,一直感觉心脏不太舒服,去医院后查出了病毒性心肌炎。48岁的李先生在新冠感染后的第二周查出间质性肺炎,他感慨道:“前阶段,朋友圈都在晒自己‘阳了’,好像大多数人7天左右就好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好多朋友最近症状又严重了,转肺炎、心肌炎的越来越多。”在微博上,“阳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白肺是怎么出现的”“转阴后出现肺炎或是继发性感染”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高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彭志勇介绍,我国新冠感染者主要还是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大多在感染第一周后,病情就会好转,逐步进入康复期。但是,如果第二周症状持续,甚至变差,则说明病毒感染并未消除,甚至有发展成危重症的可能。

“危险的第二周”现象在流感和此前的新冠救治中都有发现。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项研究介绍,新冠后重症的进展一般为:出现症状之后,患者平均在第7天入院治疗,第8天出现呼吸急促症状,第9天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第10~11天进入ICU。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武汉新冠肺炎救治早期曾指出,新冠患者发病第二周是病情进展关键窗口。发病第一周,轻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患者具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部分患者病情在第二周可能进展成重型,表现为持续高热、血氧饱和度低于93%等;严重者可快速发展为危重型,产生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而第二周加重的关键因素,是因为“细胞因子风暴”。

彭志勇指出,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感染新冠后发生重症的风险,但是以下人群风险更高,要特别关注:年龄大于65岁、孕产妇、未接种疫苗、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认知障碍、肥胖症)等的人群,以及各种免疫抑制人群,如需要透析、放化疗、器官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等患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付萍表示,感染第一周通常都会发烧,甚至有呕吐、腹泻的情况,免疫系统经过长时间“作战”,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这期间,有的人两三天内会掉秤三五斤,这是因为身体在患病期间消耗了大量的肌肉、血清蛋白和营养物质。有的人还有胃口不好、疲劳乏力的症状,第二周仍身体虚弱,即便抗原转阴了,抗体上升也很缓慢,要到28天左右才达到高水平。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恢复得慢,一次感染的冲击可能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

因此,“阳了”之后的第2周非常关键。如果在康复的“路上”过度劳累,做剧烈运动、加班熬夜、干重体力活等,很可能导致康复进程逆转,迟迟不能转阴,久咳不愈,身体乏力,甚至会因为免疫力下降而再次“复阳”。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患者会有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因为短期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减退或丧失,引发食物摄入不足和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进一步减弱,从而引发不良的临床结局。

康复后不等于“满血复活”

彭志勇强调,新冠感染后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以为一周左右就可以“满血复活”了。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虽然核酸、抗原检测结果已经转阴,但机体尚未恢复到病前水平,需要1~2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缓解。大多数人出现白肺、心肌炎的可能性很低,但每个人都是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自我防护和必要的康复调理不能少。建议减少在高热或发病期间洗澡,目前正值冬季,南方地区室内气温低,极易受凉、感冒,加重病情;活动锻炼、返岗工作等应循序渐进,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避免紧张、加班、熬夜等情况,尤其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感染者,恢复期1个月内不建议剧烈运动;如有可能,可午休20~30分钟。

付萍补充说,希望各企事业单位能多给予员工一些关怀,对感染后正在恢复的人群,尽量为其减轻一些工作压力。另外,“阳了”之后,营养补充一定要跟上。付萍强调,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生病后身体消耗巨大,体内营养流失严重,恢复起来很慢,这时候尤其要注意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每天喝2杯牛奶、吃2个鸡蛋等。吞咽咀嚼能力差的老人,可以熬点鸡汤、牛肉汤来喝;肠胃不好的老人仅用膳食补充,短时间内无法吸收太多,可以选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全营养补充。此外,建议少量多餐,食物多样,多吃新鲜蔬果、大豆、奶类、谷类食物;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选鱼虾、禽肉和瘦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油腻食物;保证饮水量,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为帮助和指导处于恢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其中对恢复期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

呼吸急促(气短):可以尝试各种缓解呼吸急促的体位,以确定哪一种有效。建议俯卧位:腹部朝下躺平(俯卧)可以帮助缓解呼吸急促;或采用前倾坐位、前倾立位、背部倚靠立位等,来缓解呼吸问题。

咳嗽:一般的轻度咳嗽可以不用治疗。若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用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羧甲司坦等祛痰药。伴有咽部疼痛或者咳嗽(尤其干咳为主)但没有其他症状者,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桑菊饮。推荐食疗使用罗汉果水、冰糖雪梨汤等。

“刀片嗓”:补充足够水分,全天少量多次进水,以尽量保持声音正常。不要用耳语音量说话,因为这会使声带紧张,也尽量不要高声说话或喊叫。吸入蒸汽10~15分钟,可以缓解干燥和滋润声道。建议停止吸烟。

“阳过”后出现这些要警惕

《方案》指出,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考虑病情加重可能:低氧血症加重或吸氧需求增加;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炎症指标或乳酸显著升高;心肌酶、肝酶和肌酐水平升高;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肺部影像学迅速进展。专家们表示,以下四类情况需要尽快就医解决。

“沉默型缺氧”。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显著呼吸困难症状。彭志勇建议,有老人的家庭常备血压仪、血氧仪、体温计等,定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血氧饱和度要维持在93%以上,一旦低于这个指标,很可能有重症风险,应尽快送医。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期或1~2周后,这与病毒相关免疫反应有关。20~40岁青壮年比老人、儿童更易“中招”。彭志勇说,若发烧后的康复期中出现低烧、胸闷、疲惫及明显的心悸症状,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不规律搏动,建议及时就医,查一下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液。

肺部感染。彭志勇指出,如果新冠感染超过2周,咳嗽持续10天以上,且咳嗽症状不减轻者,或存在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最好做一个胸部CT判断有无病毒性肺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高危患者,感染后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发展为危重症。

精神心理异常。从“阳过”到“阳康”这个过程,有的人会现焦虑、失眠的症状,尤其是家里有考生、老人、孩子等的人群。付萍说,如果相关负面情绪持续超2周,一定要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正念打坐、冥想等自我调适,也可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必要时应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