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春节多和父亲说说话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  张  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  徐  佳

本报记者  徐  盈

临近春节,游子归乡。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时,很多人总是和母亲聊得津津有味,跟父亲却很难说上几句话,有时一言不合就争吵。现实中的情况在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婚姻与家庭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很多成年人会遇到与父母关系疏远的问题,尤其与父亲难交流的情况更多。

成年人更容易与父亲疏远

美国的这项研究分析了“美国青年纵向调查”及“儿童和年轻人补充调查”的数据,随访时间长达40年,涉及近13万14岁以上的年轻人。为了评估亲子间的亲疏程度,研究人员会让受访者回答3个问题——与父母的见面频率、交谈频率和自身感受。子女如果和父亲的居住地相隔太远,无法经常见面,但经常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沟通,那么这对亲子关系依然是亲密的;如果经常与父母见面,但自认为与父母非常不亲近,亲子关系也会被划为疏远。

结果显示,曾与母亲疏远过的受访者约占6.3%,曾与父亲疏远过的受访者达26%。相较而言,女性与父亲疏远的比例略高,为27.7%,男性则为24.3%。研究还指出,成年子女一般会在23岁时第一次与父亲疏远,在26岁时第一次与母亲疏远。当“疏远期”慢慢结束后,81.3%的成年子女会与母亲恢复良好关系,但只有68.6%的子女与父亲重归于好。

专门从事家庭心理治疗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徐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她在临床中,也观察到了成年后亲子关系疏远的现象。“有些家庭亲子关系紧密,疏远期就相对较短,甚至不易察觉,有些则可能导致长时间的亲子分离,甚至情感上的裂痕。虽然国内尚无研究统计数据,但从临床经验来看,子女与父亲更容易疏远的趋势在中美两国是一致的。”记者带着这个话题,找到几位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他们中有好几位在谈起亲子关系时,都提及了与父亲相处中的烦恼与困惑。

22岁的吴商(化名)是大四学生,正面临找工作的难题。他说:“小时候,我没觉得和爸爸关系不好,长大后,我有了自己的圈子、爱好,与爸爸之间的纽带好像就没了。他还总把他的观念强加于我,而我想独立一点,结果就是无尽的争吵。大三那段时间,我们甚至一句话都不说。现在,我面临人生选择,希望爸爸能给我些建议,但又担心和他吵起来。”

已经步入职场的王芸(化名)说,她与父亲总是有种莫名的距离感。她今年27岁,还是单身,每次与父母见面都会被催婚。“我说自己工作忙,正是发展事业的时候,妈妈就会理解我的为难,但爸爸总十分严肃,要求也严格,一提到我因工作耽误找对象,他就很生气,直言是我不会安排生活的问题。这导致我每次见到爸爸,就又害怕又自责,后来有事都不直接跟他说,而是通过妈妈转达。”王芸说。

年近四十的罗放(化名)表示,他从小与父亲的交流就很少,现在关系也比较疏远。他很羡慕别人与父亲关系好,所以已经成为一名父亲的他,在处理与女儿的关系时,总是小心翼翼。38岁的冯夏(化名)说:“我结婚后一直与父母异地生活,父亲经常跟母亲念叨,说我不给他打电话,母亲劝我有时间就跟父亲联系一下,随便说点什么他都会很开心。我很想做到,但每次拨通电话,又不知和父亲说什么,简单问候几句后,我们就沉默地挂了电话。”记者同时联络了几位受访者的父亲,得到的回复大概是两类:一类是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另一类是没觉得自己与子女的沟通存在问题。

多重因素促生了子辈与父辈的“对抗”

“子女成年后,与父母关系变得疏远是一种‘自然现象’。”徐佳说,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和动物一样, 长大了就要从父母身边分离出去。人们刚成年的阶段,正是非常有力量、有闯劲的时期,身体机能、思维敏捷度、反应能力等都处在巅峰状态,足以与父母“抗衡”,甚至在某些方面胜过父母,必然想在家庭乃至社会中争夺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这是一种自然产生的进取心,它不仅是个人追求独立与成功的表现,还是保证人类繁衍的重要能力。大部分人经历过一段疏远期后,就能与父母恢复亲密关系,尤其是子辈也有了孩子之后,更容易与父母尽快缓和关系。与此同时,家庭重组意味着原先家庭的话语权争夺结束了,父母的态度不会像之前那么强硬,彼此更容易沟通。美国《老年研究》杂志发表的研究也显示,很多父母为了多参与孙辈的生活,会更愿意与子女保持良好的联系。

当然,有些家庭确实长期存在亲子关系疏离的问题,这是因为,亲子关系还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

自组家庭后的“疏远”。根据生命历程理论,子女成年后会经历许多转变,包括接受高等教育、进入职场、结婚、为人父母等,亲子关系就容易不稳定。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张侃表示,进入成年阶段,个人生活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会占据更多的精力和耐心,诸如“你什么都不懂!”“我的事我自己能做主,不用你管了!”等是不少成年子女与父母沟通时的常用语。《婚姻与家庭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婚姻是一种“贪婪的制度”,它从其他社会关系中夺走了时间和资源,所以已婚的成年子女会比未婚的同龄人更可能与父母疏远。

经济纽带断开后的“疏远”。子女在经济完全独立前,学费、生活费都依靠父母,亲子间沟通较多;子女能自力更生后,这种经济联系就减少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成年子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可能与父母疏远,因为他们不再需要父母的经济帮助。而父母把孩子培养成才之后,也开始放心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双方联系的需求其实都在下降。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疏远”。徐佳认为,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不仅代表个体,还代表着家族和权威,子辈成年后争取话语权的难度很大,就容易出现一些极端的对抗情况。比如,发生严重的家庭矛盾,导致亲子、亲戚关系破裂,甚至子女会被贴上“不孝”“不听话”的标签;或是子辈选择用疏远作为一种忍让或是隐形的“反抗”,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

在张侃看来,子女之所以与父亲疏远的比例更高,是因为人的生物性联系天然强于社会性联系。十月怀胎,子女与母亲是以生物性联系为主,年幼子女通常由母亲照顾,双方相处时间更长,感情也更深,子女与父亲则更多以社会性联系为主。徐佳补充道,经营家庭需要情感、工具、教育三种资源,在很多家庭中,男性主要提供的是金钱和必要帮助,即工具资源,情感和教育资源投入较少,这就导致子女对父亲多为理性认识,情感上不那么亲近。同时,男性天生诉说情感的能力逊于女性。美国《大脑皮层》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在个人痛苦方面的共情能力弱于女性,这导致很多父亲无法注意到并及时安抚子女的情绪。此外,“严父慈母”的社会文化影响着很多父母,他们会不自觉地遵照这种社会规范对待子女,逐渐形成了子女与母亲更亲密、与父亲更疏离的家庭关系。

年轻人应当主动一些

专家们表示,人们即使成年了、组建了新的家庭,也需要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和亲密的情感沟通,这不仅是国人家庭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个人构建幸福家庭的需要。研究发现,与父母关系好的成年人,往往更善于社交,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多与自己的父母保持沟通,也能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有利于将来拥有更和谐的家庭关系。

专家们也强调,成年人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是独立而亲密的,这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共同重视亲情互动,维护家庭和谐。张侃说,无论是从情感上的孝顺,还是从年轻人更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子女都应当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更加主动一些,别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春节将至,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很多人今年都可以返乡过年了,大家不妨趁着假期,多花些时间陪在父母身边,和母亲唠唠家常的同时,也要与寡言的父亲逗逗趣。专家们针对成年子辈与父辈的沟通情景,给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少用意思模糊的词语。很多矛盾冲突都源于误解,用词模糊容易引发歧义,也容易上升到对个人的评价。比如子女说父母“老是忘记”,就可能被父母理解成一种指责,会感到难过——子女将记不住事儿的问题和责任推在了他们身上。如果子女能表达得更具体一些,比如对父母说“已经有两次忘记关门了”,父母在情感上就更容易接受。

寻找共同话题。有些家庭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一方想增进感情,另一方可能配合得不够积极,这时就需要培养对方的沟通动机。建议从对方的兴趣爱好、爱看的电视剧或书、共同接触过的亲友、共同经历的事情、曾经的回忆等方面开启话题,慢慢把交流拉长。

多给正面反馈。有的父亲可能话比较少,子女可以尝试多与他聊天,并及时给出正面反馈,甚至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您多说一点”“我喜欢听您讲这些。”徐佳说,这就像认知行为疗法一样,通过行为训练不断强化。

听话要听音。沟通时除了内容层面,还要注意背后的情感层面、关系层面和期望层面。比如父亲指责了子女,如果只听内容就容易发生矛盾。但是,从关系层面来说,这代表双方非常亲密,否则不会直白地说出对方的问题;从情感来说,则是出于担心;从期望来说,是希望子女汲取教训,以后变得更好。所以,如果子女能明白这三个层面,就更能体谅父母,尝试表达出自己理解对方的担心和期望等,会让沟通变得更加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