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疫情带来“心”思考

受访专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 张侃

本报记者 高阳

疫情两年多来,对人们的身心影响持续存在,其中一个明显影响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为何活着”这个问题。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协会开展了一项调查,收集了321条来自年轻人的“活着的理由”,在这些“回答”中,有对美食美景的热爱,有对自由的向往,有对梦想的追求……但除却这些具体的理由,多数人认为,“活着”本身即是答案。

疫情肆虐,为热爱之事活着

病毒肆虐,疫情反复,人们无法自由流动,时不时居家、隔离,每个人的习惯、社交、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变化。疫情前,那些颇有市场的成功学言论如今已甚少被人提及,人们变得关心更加本质、更加基础的东西——“健康地活着”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和目标。

生而为人,为什么而活?——为“活着”而活着,这是此次调查中最高频的回答。作家余华在《活着》一书的序中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张侃表示,的确,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存在”。西方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容易导致无意义感、无价值感。现代人的“空心病”就是因为失去了自己活着的存在感和意义感。

那么,如何找到活着的意义感,哪些可以成为我们活着的意义?除了“活着”本身,接受调查的年轻人回答:还有“世界”“人”“爱”和“吃”。这也说明,虽然年轻人时常把“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但他们还是对人生充满热情和期待。

“我想去看极光”“我想去看大海”“我还要环游世界”……活着是为了看看这个世界。长时间的出行不便,让人们更加渴望远方与更大的世界。活着亦是为了放不下的“人”,家人、友人、爱人等,他们永远是你不远万里的奔赴与牵挂。活着更是为了无法舍弃的爱,疫情中有人不幸离开了,有人无奈分隔两地,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爱要早点表达,要时时牵挂,要有所回应。活着也可以只是为了做个“小吃货”,没有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事情,好吃的东西自有治愈的力量。

张侃说,活着的理由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些所有值得期待的人和物、值得体验的经历、值得努力实现的目标,都可以成为我们活着的理由。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说:“我来这世界,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来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疫情无情,但也是一场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疫情是一场打击、一场警示,也是一场教育。这或许是一场返璞归真的锤炼和成长,逐渐让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清晰和透彻。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新冠疫情对人类的心理影响至少超过20年。张侃表示,从心理层面来看,疫情是群体创伤性事件,很多人可能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且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但这种影响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近日提出一个观点叫“创伤后成长”,他认为,创伤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力量,让我们重新关注亲情、人生、健康。

张侃说,我们不必感恩困难,但可以学会认识苦难,反思生活的种种,审视过去的不足。这场疫情中,我们有痛苦,有焦虑,也有慰藉,既来之,则安之。生活于当下,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也必须同时承受生活中的种种不完美。生命并不漫长,应当珍惜每一段关系,珍惜每一刻的缘分和时间。

学会感恩。抗疫两年多,那些负重前行的白衣天使,那些冲锋在前的保障人员、司机师傅、外卖员等,每一个普通人的付出,都是我们要感谢的人。平凡而闪光,微小却重要。

懂得珍惜。一场疫情,太多的视频与文字让人揪心,有的人迎来了春天,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冬天。人生无常,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重视健康。疫情让我们明白,生命十分脆弱,钱财买不来生命,利益换不回健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灾,无伤无痛,才是最大的幸运。

体会安宁。任何灾难总是猝不及防,隔离封控、关停场所、全民核酸,这些都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发现,原本稀松平常的生活,其实是那么美好而可贵。

疫情动荡,先安顿自己的心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在世,苦难并不可怕,社会困局中的经验与教训也是一个民族的财富。重要的是,面对苦难,我们每个人是如何做的。张侃说,如果疫情的打击让你经历迷茫、困于孤独、遭遇失业、忧虑未来,希望你:无论外界如何,先把自己的心安顿好。这不仅需要极大的自律,更需要沉淀的智慧。

少一些思虑。思虑太多耗心血,既然无能为力,索性随遇而安。刚好趁此机会,陪陪家人,享受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认真感受现在拥有的人和物;专注手头上还能做的,不要胡思乱想那些还没到来的。

少一些比较。没有必要按照别人认为的“标配人生”来捆绑自己的未来,没有必要活成千篇一律的人生模式。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多一些行动。大环境无法改变,但我们不能放弃对微观生活的掌控。比如饮食、睡眠、学习、娱乐、健身、社交等。正是这些“小事”能帮助我们在动荡、不确定中迅速找回对生活的掌控和希望,体验到“活着”本身。如果疫情让你不得不宅在家里,也请不要浪费时间:用读书拓展认知,用写作训练思维,用运动强壮身体,用冥想提高情绪免疫力。日子再难,也有人能够从贫瘠的泥土里开垦出宝藏,从荒芜走到春暖花开。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变幻,生命终有短长。钱财再好,好不过生命,名利再大,大不过健康,好好珍惜当下,不辜负每一个今天。等疫情退散后,你将在时间的洪流里收获一个更丰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