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李  丹

“只要还有机会,哪怕它再渺茫,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这不仅是战场上的誓言,也是我救治危重患者时的信念。

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也许上一秒患者还一切正常,下一秒就危在旦夕。回想自己工作中最难忘的事,许多抢救患者的时刻浮现在我眼前,我也正是在一次次与死神的较量中不断成长的。这其中,有两次抢救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第一次抢救是在夜班,刚过凌晨12点,我突然接到儿科医生打来的电话,“我们收治了一位暴发性心肌炎的5岁患儿,用着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心脏停搏。是否需要安装临时起搏器?”这简短的几句话让我心头一紧。我非常清楚,暴发性心肌炎的死亡率达到80%以上,就算使用ECMO,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我一路小跑冲向儿科病房,在走廊看到蹲在一旁不停抽泣的患儿妈妈,脑海中闪现了一下生离死别的画面,随即一股使命感涌上心头——只要还有机会,就绝不放弃。

来到患儿床边,看到幼小的身体上插满各种抢救管路,我心中充满了悲悯之情。监护仪的“滴滴”报警声让我来不及多想,立即和儿科医护团队协作,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机观察主动脉瓣的开放程度,将ECMO的转速和流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同时监测下腔静脉的宽度和尿量,调整着补液速度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就这样不断观察、调整,患儿的血压和心率逐渐稳定,在场所有医护人员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转头看向窗外,才发现天已经大亮了。

患儿情况平稳后,我才返回病房。在路上,我心里一直默念着一句话:“孩子,你一定要好起来,我们虽不是神仙,却也愿意拼尽全力护你一程。”后来,这位小朋友顺利康复出院,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心里的快乐是任何事情都无可比拟的,这种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恐怕只有医护人员才能够体会到。

另一次抢救发生在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11点急诊抢救室来了一名45岁的男患者,主诉“呼吸困难4天”,胸片提示两肺呈现“白肺”改变,急需超声心动图明确心脏情况来鉴别诊断。

“白肺”,指整个肺部出现了弥漫性渗出,就是胸片上显示“满肺都变白了”。当我到达抢救室时,患者在单间隔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氛。患者情况并不乐观,在应用无创呼吸机100%纯氧辅助支持的情况下,患者的心率达到140次/分,指脉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70%(正常人要达到95%以上)。于是,在给患者准备气管插管的间歇,我赶紧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了心脏:左房左室不大,心脏收缩功能正常,二尖瓣重度返流。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我大声喊了两遍,抢救室内的医生都听到了,这是随时可以危及生命的心脏急重症。立即实施气管插管,从患者气道吸出大量粉红色水样分泌物,再经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扩血管、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等一系列紧急救治,患者的指脉氧饱和度逐渐上升至90%,虽然偏低,但已稳定许多。后来,这位患者被收到心脏重症监护室住院,而我正是他的主治医生。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患者为二尖瓣腱索断裂所致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住院期间,患者又出现了急性肾损伤、肝损伤、凝血异常、肺部感染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经过一系列艰难救治,患者终于脱离有创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肝肾功能也都得到良好恢复,顺利转至心脏外科进行瓣膜修复。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醒来告诉我,他此后最大的愿望便是好好活着。我笑着安慰他:“一定可以的,因为距离死神最近的那一关,你都已经度过了。”

实际上,这样的抢救每天都在心脏重症监护室上演,每次抢救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全力配合。患者病情变化很快,想要成功救治患者,我们需要闯过重重难关,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拼尽全力,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