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浪费水等同素质低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贾绍凤

本报特约记者   王   灵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同时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浪费饮用水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近日,南京某酒店浪费水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江苏省南京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发现,在当地一家酒店举行的会议结束后,留下48瓶饮用水,其中有43瓶开封后未饮用完,被保洁员丢弃。据悉,酒店大堂、用餐区均未按规定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酒店也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的提示提醒。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警告。此后,执法人员回访,酒店已做出整改。

“半瓶水”浪费问题可谓不少会议场所的顽疾。近年来,大城市接待会议数量和人数呈上升趋势,以北京为例,2017年接待会议数量21.5万个,比2016年增加4.7%;接待会议人数1723.8万人次,增加8.4%。据此前报道,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曾以10%的浪费率保守估算,每年全国瓶装水浪费量在千万瓶以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表示,事实上,类似“半瓶水”浪费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许多人在刷牙时习惯性地开着水龙头;洗车时,很多人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车身。此外,城市清洁、农业灌溉等社会活动中也存在大量浪费水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威胁可持续发展,还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导致社会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增加,并带来高额的水费支出,同时还会导致粮食生产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在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甚至会引发水荒、水灾等民生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报道,上海人均水资源量分别是全国和世界人均值的40%、10%;北京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150立方米左右,水资源短缺仍是北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水情。今年3月1日,北京市节水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提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水义务。第二十八条规定,居民用水户应自觉了解水情水价,增强节水意识;学习节水知识,掌握节水方法,培养节水型生活方式;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并保障良好运行,不购买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耗水量高的设备和产品;积极配合节水改造,发现跑冒滴漏等情况及时维修。

“每个人都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将浪费水资源视为一种不文明行为。”贾绍凤说,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节水、惜水,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行动能力。政府、社区、学校等可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节约用水的知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比如,组织水资源保护的讲座、科普活动,制作节水海报,开展节水比赛等,从而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行动能力。

加强监管,推广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等多种措施。政府和社会各界可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同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鼓励人们践行更加节约的用水方式。

从自身做起,积极采取节水行动。生活中,居民应尽可能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水杯;洗菜、洗脸时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在购买家用电器时,选择节能水器,减少用水量;减少洗车;合理使用厕所;及时修复水龙头等。此外,也可通过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来节约水,比如减少浴缸的使用、采用低流量淋浴头、用水桶洗车等,还可收集雨水来浇花、种菜等,以减少使用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