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 静
近期,韩国警察厅国家搜查本部长提名人,因其子涉嫌校园暴力而引咎辞职,此事引起韩国全社会对校园霸凌问题愈加关注。
为从根源上遏制校园霸凌,韩国政府准备延长施暴者学生档案中有关重大校园暴力不良记录的保存期限,并与高考挂钩,甚至伴随至其就业。目前,韩国对校园霸凌的处罚共分9级,最严重的9级处罚为退学,并永久计入学生档案,但从8级处罚(勒令转学)到4级处罚(强制社会服务劳动)的不良记录仅在学生档案记载2年。按照新方案,这些校园霸凌不良记录最长保留时间将延长至10年,这个时间跨度将影响其高考和就业。此前,面向韩国民众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均认为有必要将学生时期有关校园霸凌的记录保存时间延长至涉事人员就业,以此提高对校园暴力的警示程度。
此外,韩国政府准备进一步强化对校园霸凌受害学生的援助,扩大教师反对校园霸凌的权利,提高师生对校园暴力的责任意识,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及时将施暴者与受害者分离等。韩国政府和执政党还准备加快推进《预防及应对校园暴力法》《行政审判法》等有关法案的立法。
针对上述强化校园霸凌惩处的做法,韩国社会同样存在担忧的声音。有家长认为,此举将给心智还不成熟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落下长时间的“不良烙印”,反而可能让这些学生走入歧途。还有观点认为,韩国政府并不能强制大学或企业将“学校霸凌记录”作为录取或雇佣标准,因此其警示效果能否发挥作用仍有待观察。还有观点认为,随着惩戒力度加大,未来富裕家庭可能采取法律手段应对学校的“霸凌判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可能升级。
虽然近年来韩国实施了各种预防措施,但校园霸凌现象仍愈演愈烈,这引发了韩国社会和家长的普遍担忧。韩国学校暴力对策审议委员会审议的校园霸凌件数2020年为8357件,2021年为1.6万件,2022年第一学期就高达9796件,呈现明显增加态势。实际上,面临越来越严厉的惩处,施暴学生对行政诉讼和行政审判结果的“不服”也越来越多。2020年相关诉讼和审判为587起,2022年增加至1133起。
在韩国,一旦发生校园暴力,如果受害者或家长向校方举报,校长有责任召开由相关公务员、教师与当事者家长组成的校园暴力对策审议委员会会议,经过校方调查与委员会审查,在会议上听取受害者与加害者的说明后,由委员会决定惩罚措施。由于该委员会的目的在于保护受害者,同时让加害者认错、改过自新,因此一般惩罚力度较轻,大多是让加害者向受害者道歉、予以服务活动处分,最严重的是转学或开除。若受害者与家长不能接受委员会的惩罚措施,也可以报警。
根据《刑法》和《预防校园暴力及相关措施法》,如果加害者被起诉,可被处以刑事处罚。按照暴力轻重程度、持续性与受损度,如果造成伤害,将被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2万元)以下罚款。如果有暴力行为,将被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1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实施暴力行为的同时还加以威胁,将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
为了预防校园暴力,韩国教育部每年会进行相关调查,将结果反映到“预防校园暴力及对策基本计划”中。今年4月,韩国教育部推出了随时随地可举报校园暴力的一站式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下载这款APP进行校园暴力自我诊断、举报、咨询、求助等,其最大特点在于可及时发现校园暴力的苗头,学生可在线进行自我诊断,教师能随时掌握学生是否遭受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