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家床”服务解养老难题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傅  华

本报记者   施   婕

“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是很多人青睐的养老方式。在上海,随着“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深化,更多老人正通过“家庭养老床位”(以下简称“家床”)实现居家养老的愿望。“家床”服务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服务延伸到家庭。签约“家床”服务的老人,可以下单七大类66项上门服务,如陪诊配药、康复、精神慰藉、代买、代办、夜间应急响应等,居家养老质量进一步提高。

服务涵盖生活方方面面

家住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邱女士今年84岁,她和年长6岁的老伴是上海首批享受“家床”服务的老人。4月3日早上9点多,“家床”护理员韩晓芳动身前往邱女士家,路上,她向记者介绍起刚买好的菜:里面按照均衡膳食的标准,新鲜蔬果占了大头,鸡蛋肉类也要一次多买些,帮老人备着。“自从我来了,老人就没去过菜市场,他们缺什么,一通电话,我就买来了。”到了家门口,韩晓芳戴好口罩、手套和鞋套,跟邱女士寒暄几句,就开始整理床铺、洗菜切配,哪些留给钟点工烧午饭,哪些封装好放冰箱,她心里都有谱,还一边忙一边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这两天血压、血糖怎么样?睡得好不好?药还够不够?”1小时后,韩晓芳已经麻利地忙完了今天的工作,临走前又在屋里屋外仔细查看一圈,确认没有安全隐患。

上述这些服务,邱女士都是免费享受。“家床”服务需要自费购买,但对于需要帮扶的老人,政府会根据经济状况和照护等级,每月给予400~800元的“家床”补贴,具体服务项目由老人自行选择,补贴金额以外的服务则需要自费。邱女士的照护等级是二级,政府每月补贴500元,她选择了身体照护、代配药、居家代买菜、居室保洁、打扫卫生、按摩等服务,刚好把补贴用完,换算成服务时长就是每月7小时。“别看时间不长,服务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邱女士说:“我晚上不舒服了打电话给小韩,她都有求必应,有时候比我们想得还要细致,我弯腰捡东西,她都要来帮我,非常贴心。”

随着时间推移,老人与护理员之间逐渐形成近似家人的信任感,这种人情味也是“家床”服务的一大招牌。韩晓芳告诉记者,她服务的一位老人患有抑郁症,一次晚上十一点半,她接到老人女儿的来电,说老人抑郁症发作,想请她帮忙陪伴,她赶到后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平稳了不少,家属也很欣慰。

截至2022年底,静安区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已实现街镇全覆盖,补贴床位数量779张,累计上门服务18044人次,签约老人满意度在95%以上。在记者的走访中,不少老人认为,虽然养老院有专人护理、有医疗保障,但是随着居家养老的服务日益完善,呆在家里安享晚年才是最幸福的。尤其是疫情期间,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基本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这令老人和家属都深感不安。

长护险+家床服务,互为补充

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政府一直在探索更科学、更惠民的居家养老模式。2016年,以社区居家照护为服务内容的长护险开始在国内试点。上海年满60周岁、有失能失智问题且享受上海市医保待遇(含本市互助帮困医疗计划人员)的老人可提出评估申请。长护险共有42个服务项目,分为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两类,但不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收纳、整理卫生等日常家务。如今开展的“家床”服务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服务频次更多、时间更长,内容上填补了长护险之外的空缺。此外,长护险对于申请服务的老人有一定限制,没有达到长护险照护级别的老人,可以通过“家床”服务满足生活所需。

石二社区福苑长者照护之家隶属于上海福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他们从2021年10月开始跟进由国家民政部门负责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服务石门二路、江宁路和静安寺三个街道的签约老人。该公司副总经理黄伟铭表示:“老人的衰老情况、家庭情况千差万别,不同的老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痛点,但都能在‘家床’中找到对应的服务。我们遇到过老人夜里尿失禁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不属于长护险的服务范畴,如果是‘家床’签约老人,只要一通电话,我们就会启动夜间应急响应,让护理人员及时上门帮助老人换洗;有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去医院就医难,下楼需要预约爬楼机,同时要预约车辆,到医院还涉及陪诊,这些‘家床’服务也都能涵盖。”

但“家床”并不涉及医疗服务,比如护理人员可以帮助老人测血压血糖,但不能打点滴。所以,像邱女士这样的老人,一般会同时申请“长护险”,以及作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延伸的“家庭病床”服务(解决居家医疗服务的难题)和“家床”服务,从而满足居家养老的各种需求。“每周至少有三组护理人员上门,一切都是围绕着我们的需求转。”邱女士说。

扩大供给须动员更多力量

如今,“家床”服务市场渐热,但要真正热起来,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认为,居家养老是一项整体性的服务,应该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进行服务内容的整合,全面解决医疗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覆盖老人晚年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告诉记者:“随着签约服务的老人日益增多,为了全方面响应老人需求,仅依靠现有的养老机构、照护机构和社会组织,会出现人员和供给跟不上的问题,如何动员全社会力量,让服务惠及更多老人,需要各部门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