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太极拳比步行更健脑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教授  黄康辉

本报记者  卞  磊

作为一种传统功法,太极拳可谓“上下得宜”,既是武者习练的拳术,也是老人们强身健体的“广播操”。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刊登的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这项运动的好处——对于合并轻度认知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来说,练习太极拳可显著改善认知功能,且效果明显优于健步走。

这项研究纳入了328名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和轻度认知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他们来自中国福州、哈尔滨、深圳、北京四个城市,年龄均大于60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0.48年。受试者被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健步走组、对照组,前两组分别参与24式简化太极拳和健步走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60分钟,持续干预24周。与此同时,三组均接受30分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每4周一次,持续24周。结果显示,随访36周时,太极拳组认知功能获得改善,且明显高于健步走组。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拳法,是在大脑支配下进行的一项身心运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教授黄康辉称,行拳时,太极拳重视身法,强调开合虚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可在整体上起到气血转换的作用。这意味着,打太极时,大脑需要持续保持注意力,并通过对近端和远端肢体的同时指挥,实现大脑的多任务处理训练。此外,太极拳的动作相对复杂,以经典招式“搂膝拗步”为例,手脚需要协调移动、做动作,还要求练习者具有较好的情景记忆能力、视空间能力,以及平衡能力等。通过对平衡能力的锻炼,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相较来说,健步走的动作比较简单,整个运动过程可视为在重复同一个动作,对大脑的锻炼效果弱一些。

黄康辉建议,单次练习太极拳应持续40分钟或以上,感觉身体微微出汗、稍有些累时效果较好。老年人练太极拳谨记几个注意事项:1.初学者在冬天打太极,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腿部。因为该运动强度不大、上劲儿较慢,穿得少容易着凉。2.老年人练太极不宜过早,晨练应以安全为先。3.练拳时最好选择空气环境较好的地方,更有益身心健康。4.虽然太极拳有简化版本,相对简单,但仍建议先找专业老师指导,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