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少子化冲击多个行业

受访专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 朱丹蓬

本报记者 虞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11~2017年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总数基本上维持在1800万左右,未出现太大波动,但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总数跌至1523万,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只有956万。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就开始下滑:1964年为40.7%,1982年为33.6%,1990年为27.7%,2000年为22.9%,到了2010年,己经降为16.6%,此后5年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2022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人口占17.95%。“少子化”不仅带来了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在医疗、教育及婴幼儿产业等领域引发了“蝴蝶效应”。

从“一床难求”到“一孩难求”

曾几何时,公立医院产科“一卡难建”“一床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近段时间,部分产科陷入了“冷板凳”境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4~2019年北京(海淀区和朝阳区)、成都、武汉、深圳四市的监测发现,2017年以后,除公立三级医院外,其他类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和产科医师工作负荷均明显降低。

产科遭冷遇的现象,在二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中更加明显。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是一家二级专科医院,2016年下半年,该院平均每月要迎接200多个新生命,但如今每月只有20~40名婴儿出生;原本8人间的病房被改为双人间,但一般只住1人,即使这样,两排病房也只用了一排。

2016年,赵女士在某二线省会城市的妇幼保健院生了头胎,彼时待产房爆满,只收破水的产妇。“我得自己提着吊瓶和生产包走进产房。孩子都快出来了,医生还叫我签‘同意无床,坚决要求住院’的保证书。”而这种“住院”没有床位,只有凳子。最后,赵女士自费住了单间,顺产两天后就被催着出院了。2021年,赵女士在同一家医院生了二胎,整个待产房只有2个产妇。进产房时,一个护士帮拿衣服和生产包、一个推轮椅、一个开门带路。产后住院时,赵女士甚至可以选喜欢的房号。“一层楼有30多个房间,只住了一半人。”

受少子化现象的影响,有的医院缩小了产科规模,一些技术水平偏弱的基层医院甚至直接将产科取消,只留下妇科。与此同时,妇产专科医院的数量也面临“缩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妇产专科医院的数量从2011年到2018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2016年后增速明显减缓。

随着少子化现象到来的,还有幼儿园关停潮。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含幼儿园或托儿所的企业注册数量,自千禧年来一路暴涨逾204%,但在2022年,却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下滑,同比降幅超32%。幼儿园企业的注销数一路攀升,从2018年的900家,升至2022年的8000家。

2019年的幼儿园入学“拼爹”现象,让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陈女士记忆犹新。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当时为了让大儿子上一个好的幼儿园花了很多心思,早早排队、托人找关系,最后花了不少钱,才把大儿子送进一家较好的民办幼儿园。“听说有的家长在怀孕时就已经开始托人找关系了。”但到了2022年二儿子上幼儿园时,情况发生了逆转。“原本计划招生22人的国际班,只招到14人;计划招生30人的普通班,最终也只有22人;过去需要提前上托育班才有机会获取排队资格的民办幼儿园,也因为招不到生而放宽了标准。”陈女士说。

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民办幼儿园,曾经“一园难求”的公立幼儿园开始“一孩难求”。多位家长向记者反映,由于对口小区的孩子数量减少,一些公立幼儿园扩大了招生范围,但是原本30人的班级,一般也只能招到20~24人。

不论是民办还是公立,优质的幼儿园可能只是面临招生难的问题,但一些普通幼儿园却直接倒闭。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小区旁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幼儿园,生源以附近居民区的小孩为主。考虑到离家较近,她原本打算把孩子送去就读,没想到的是,今年过完年,幼儿园宣布关闭了,在读的孩子分流去了其他幼儿园。“去年,某知名早教机构都关闭了多家门店,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民办幼儿园,在遇到生源大减的情况下关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女士说道。

当然,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也波及了婴幼儿相关产业的“蛋糕”。以乳制品行业为例,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中国婴配粉市场的零售量从2019年开始下降,预计到2025年将下降到76.49万吨,2020~2025年零售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1%。

2019年,我国实际奶粉市场销量下滑11%,销售额下降8%,其中,婴配一段奶粉销量下滑最大,个别企业为增加新客消费,甚至推出婴配一段奶粉免费赠送活动。根据兴业证券研究预计,受未来出生率下降和母乳喂养率提升的影响,我国婴配粉市场规模增速将放缓至个位数。“若人口红利消失,年销售额低于3亿~5亿的中小型奶粉企业基本无生存空间,很多会被并购或成为大型企业的代工厂。”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道。因此,乳制品行业这几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合理布局才能“破局”

出生人口减少,对相关行业有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主任医师段涛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产科发生的变化也不全是坏事。”生育率下降,部分地区的产科“产能过剩”,为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带来了契机。比如,产科床位压缩后,部分产科医生可转到妇科,一些产科医学生的培养可能会向基层转移,带来医疗资源的下沉;一些小型专科医院被并入同类型头部医院后,可能会迎来升级改造,并借助品牌效应获得“新生”;一些医院着手完善服务链条,提供从产前保健到产后康复的一条龙服务,这些对广大产妇来说都是好事。

“作为教育领域的‘上游产业’,幼儿园目前的困难可能是一个‘预警’。出生人口下降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规划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小学、初高中甚至高等教育阶段,未来都可能面临这类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简单粗暴地关停学校、减少教师并非解决之道,合理布局才是关键。

首先,幼儿园、各级学校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办学质量,要从以前重视规模发展,过渡到重视质量发展。

其次,部分幼儿园可以考虑转换“赛道”。目前,幼儿园“一孩难求”,但是小于3岁的孩子又面临入托难的问题。“幼儿园发展托育一体化是未来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熊丙奇表示,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的幼儿。可以根据区域内幼儿园的学位情况,确定新的幼儿园班额,把多出的学位用于招2~3岁幼儿,并对幼师进行适应托育的培训。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民办幼儿园已经开设了托育班,生源远远多于幼儿园,即使一个月收费七八千元,仍然能招满好几个班级。

最后,走特色办学之路。生源减少后,幼儿园竞争非常激烈。不论是民办还是公立,都应该一视同仁,给市场一个教育差异化的选择。民办幼儿园可以根据需求,延后放学时间,比如分成下午4点和6点半这两个时段放学,方便没有及时接送孩子条件的家庭。一些幼儿园还通过开展兴趣班或才艺培训课程吸引生源,从萨克斯到网球、冰球,甚至马术课,应有尽有,让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探索兴趣爱好,同时还减轻了父母的接送压力。

“对于头部乳制品企业来说,机遇仍在。出生人口虽然减少,但客单价不一定会减少,加之奶粉高端化趋势明显,市场容量会因客单价的提升适当‘回血’,这是优生优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头部企业可以做延伸产品,比如儿童奶粉、成人奶粉等全生命周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增量作用。”朱丹蓬说。

促生育依旧是核心

长期的低生育率,致使2022年成为我国的人口负增长元年,而人口负增长又是全国性人口规模萎缩的开始。婴幼儿相关行业目前发生的变化,也许只是一个缩影,积极解决生育率持续低迷的核心问题,未来各行各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人们之所以不愿生,除了生育观念的转变,最大的问题在于育儿成本高。《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收入、支出数据,以及物价水平,估算了育儿费用:全国范围内,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上海作为一线城市的代表,以102.6万元的育儿成本,成为全国育儿的“天花板”。        目前,不少大城市都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可供借鉴。例如,在一线城市中人口结构最年轻的深圳,生育第一个子女可累计获得补贴7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累计获得补贴1.1万元;生育第三个子女,累计补贴1.9万元;超过三个子女的,按照第三个计发。再比如,北京市明确,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租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