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老年产品不能闭门造车

受访专家: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教授 于普林

本报实习记者 吴 桐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低龄老人消费升级的需求明显,更具消费活力。

该协会对10个城市的老人、老人家属或陪护者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年龄较大且需要被照料的老人,消费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医疗康复服务方面,而年龄较小、自理能力较强的老人,对文化娱乐、时尚服饰、电子产品、保健产品的购买意愿更强烈,掌握网购技能的还会自行上网选购商品。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教授于普林向《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低龄老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高,消费观念能与时俱进,他们退休后,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体力精力都较为充足,更具消费能力。相比之下,高龄、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等由于身体原因,需求更集中在“衣食住行”四个基础层面,以及一些辅助视、听觉的产品,如老花镜、助听器等。

老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当前市场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该协会对养老机构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深度访谈后发现:一方面,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真正能满足老人专项需求的产品生产少、售卖少、选择性更少;另一方面,很多相关商品质量不高,难以充分满足需求。于普林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老人的需求并未得到全方位的关注。有些生产厂家闭门造车,给产品贴上“适老”的标签,增加一些“高大上”的功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殊不知这样的产品只是容易受其子女欢迎,与老人的真实需求并不匹配。此外,老人经济实力受限,购买力相对较弱,也可能导致产品市场活力不足,相关产业逐渐萎缩。

于普林表示,虽然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但社会整体观念仍然停留在“成人社会”阶段。重视老年消费群体,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还需多方共同努力。人们应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老年群体,从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开始,关注老年人核心的、细微的,甚至是难以启齿的需求,具体可从以下4方面入手。

1.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老年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引导运营企业。

2.市场要积极转变理念,从适应老人的消费观念与习惯出发,促进线下老年实体商场、商店布局,积极建设线下购物渠道,提升老人消费便捷度。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的《适老化商业指引》中指出,除了提供适合老人需求的商品,商业组织还应主动向老年人询问需求,设置符合老人阅读习惯的专门标志、无障碍通道、老人休息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等,进一步推动商业服务适老化。

3.企业应关注老年人身心特点,以“适老”为核心,重点开发能弥补老人身体劣势的技术产品,多提供成本低、技术含量高、适合老人使用的产品,满足老人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4.相关单位要持续打击针对老人消费的陷阱,设置更加方便、有效的维权手段并加强普及,为老人创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