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扁桃体反复发炎就得切

最新研究显示,切除后,两年内喉咙痛发生率减少50%

受访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黄东海

本报记者  王冰洁

扁桃体发炎后到底切不切,不少人心存顾虑:不切,时不时发作让人疼痛难忍;切了,手术本身就让人害怕,也有人担心切除“原装”器官会影响健康。近日,美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与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方法相比,16岁及以上成人切除反复发炎的扁桃体,两年内喉咙痛发生率减少了50%,获益更高。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免疫器官也会成为“病灶”

扁桃体位于咽部两侧,因形似扁桃而得名。扁桃体包括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的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位于口咽两侧三角形扁桃体窝内的腭扁桃体,以及位于舌根部的舌扁桃体。我们常说的扁桃体一般指肉眼可见的腭扁桃体,张大嘴、伸出舌头就能看到。扁桃体含有大量淋巴组织和细胞,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位于呼吸道、消化道之间的扁桃体相当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过滤器”,可捕获细菌和病毒。通常在3~10岁,扁桃体有着最大的免疫活性,战斗力最强;随着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成熟,它的免疫作用慢慢退化,体积也开始萎缩变小;成年后,扁桃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被骨髓、免疫细胞等取代,因此免疫功能就比较弱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东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足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如果过度劳累、受凉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可趁机侵入扁桃体内部,引发炎症,常被老百姓称为“上火”;此外,由于扁桃体表面有“坑坑洼洼”的隐窝,病原体可藏匿其中,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反复攻击扁桃体,造成反复发炎。扁桃体炎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更易发病。

如果是急性发作的扁桃体炎,通常起病急,以喉咙痛、发烧(可达到38~40℃)、扁桃体肿胀、吞咽疼痛或困难为特征。由于幼儿无法表达吞咽疼痛、困难等症状,可能表现为异常流口水、拒绝进食或异常烦躁。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发的病毒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症状可持续3~4天,最长可达2周;化脓性链球菌等病菌可造成细菌性扁桃体炎,相对于前者更少见。如果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患者可有咽部不适、口臭、扁桃体结石等。

对于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的急性扁桃体炎,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是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一般有自限性,治疗重点是缓解疼痛、发烧等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患者要注意休息、足量饮水,通常可在数日内消退,不必使用抗生素。如果症状变重或几天内没有改善,可能是细菌性扁桃体炎,需尽早就医排查,必要时接受抗生素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经保守治疗无好转,或持续反复发炎,免疫器官反而变成了“病灶”,在受凉受湿、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等情况下,炎症就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并通过血液散播到其他器官。比如溶血性链球菌是慢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该菌细胞壁与肾脏、心脏、关节等存在共同抗原,反复发炎可使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并激活补体,诱发超敏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内膜炎、关节炎等并发症。

几种情况必须切

“手术切除”让不少患者打了退堂鼓,更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力。文章开头的研究观察到,有123名患者在7年内扁桃体炎平均发作27次,但一直没有切除;过去20年中,不少欧洲国家的扁桃体切除率下降了50%左右,但扁桃体炎患者的住院率增加了136%。实际上,扁桃体切除术只是切除局部肿大、发炎的部分,咽后壁淋巴等周围淋巴组织会及时补位,发挥免疫功能。而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扁桃体可有可无,反复发炎时切了比不切更好,尤其是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反复发炎。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的指南推荐,一年内发炎7次或以上,过去2年每年发生5次以上,或过去3年中每年发生3次的扁桃体炎,需手术。

过度肿大。由于扁桃体反复发炎或造成睡眠呼吸障碍,美国每年有超过53万名儿童青少年接受扁桃体切除术。反复发炎可造成扁桃体增生,出现永久性肿大,因其位于呼吸道、消化道入口,可引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尤其对儿童来说,扁桃体过大可造成张口呼吸,影响颌面部骨骼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甚至因缺氧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若经保守治疗无效,建议尽早切除。

牵连周边。对于体弱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来说,扁桃体感染可向外扩散,引发周围组织的炎症,比如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鼻窦炎,甚至肺炎、风湿性心肌炎等,最好及时切除。

长了肿瘤。一般来说,成年人通常较少患扁桃体炎,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肿瘤的“伪装”,比如扁桃体乳头状瘤等良性肿瘤,或扁桃体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如今,口咽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建议患者尽早就医。

护好免疫力防发炎

归根到底,扁桃体发炎的原因是“打”不过病原体,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增强自身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蔬果丰富,注意补充水分;坚持锻炼身体,戒烟戒酒;避免受凉,以免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扁桃体炎;起床、睡前及饭后要注意口腔卫生,以免食物残渣嵌顿在扁桃体隐窝,滋生细菌。由于扁桃体炎的感染性强,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共用器具等方式传播,因此,流感季节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最好佩戴口罩,注意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等物品。

如果出现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需积极治疗,以免发展为慢性炎症,一旦出现反复发炎或久久不愈的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必要时手术切除。扁桃体切除术后,1/5的患者有出血风险,常在术后24小时或5~7天内发生。黄东海表示,术后创面会形成一层有保护作用的白膜,随着创口愈合可在术后1~2周内逐渐脱落,如果在这之前脱落可能造成出血。因此,患者术后要注意不能吃过硬、过烫的食物,应以常温的软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口味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速度应尽量缓慢,建议小口、少量、慢慢吞咽,吞咽时不可用力过猛。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患者术后嗓子疼痛特别明显,根本不愿意吃东西,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还可能导致术后粘连,应尽量吃点东西补充营养。此外,术后要做好局部清洁,可用温盐水漱口,注意少讲话、少熬夜,有利于咽部黏膜功能恢复,提高术后康复水平。经常咳嗽也容易导致术后出血,因此,当出现频发咳嗽时,应询问医生如何处理。如果不慎出血,且血量较大,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