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医美行业要“强监管”

本报记者   张  芳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社会普遍认为,这是给医美行业的“紧箍咒”。

梳理过往资料可见,国家层面上对医美行业的管束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1994年,原卫生部发布《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首次将“医疗美容科”正式列为医疗机构的“一级诊疗科目”;2002年,原卫生部又发布《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然而,随着医美行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后各种乱象越来越多。2019年和2021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两度发布针对医美服务乱象的整治方案,着重打击违规执业、医疗诈骗、虚假宣传、乱收费等行为。

多年来的整治行动,一步步驱动着医美行业向更加专业和规范的方向靠近。但同时,极速扩张的市场需求和营销环境的更迭,仍然给“黑医美”留下了继续生存的空间。《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则显示,仅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就有6138起。纠纷案件的增长趋势,从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公布的数字中也可见一斑:2016年,朝阳法院受理的医美纠纷案件数占同期医疗纠纷案件数的比例为10.8%,到2020年,该比例已上升至27%。而在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因医美不当而身体受损,甚至丢掉性命的现实。

医疗美容的目的是“变美”不假,但有时候,人们会因为太过关注“变美”的结果,忽略了其实现方式的可靠性。“黑医美”为了吸引更多客源,便在这一方面动起脑筋,刻意将“医疗”的含义弱化,同时夸大“美容”的效果,甚至堂而皇之地搞起医美导购。2019年上市的“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曾大范围投放广告,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医美建议”为口号,为自身平台招揽了不少用户;而当此类广告被严管后,医美导购又搭上“直播带货”的风潮,主播通过连线,免费为对方分析脸上的优缺点,然后引流到线下,制订医美方案、推荐医美机构。

社会进步总会带来好的东西,但也会引发一些新问题,让行业管理变得越来越难。正因如此,规范医美行业的法规,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及时堵住漏洞,实现有效监管。

时隔近两年出台的新《指导意见》,就是对医美行业监管的再次升级。其不仅强调从源头严把行业准入关,还对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医美导购、医美培训等相关领域纳入管理范围,力求涵盖整个链条中的所有环节。这意味着,医美行业的“强监管”时代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