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医生要给病人以希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大一

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上,健康内容越来越多。虽然形式五花八门,我发现常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把疾病说得很可怕,一口气说到死亡;同时把技术,尤其高成本、不实惠的技术夸得很神奇。

关于心力衰竭的预后曾有一个数据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患者5年存活率大约50%,换角度说就是死亡率大约50%,是仅次于肺癌的恶性疾病。这项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醒医生要重视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及时治疗。例如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不仅要尽快开通闭塞血管,尽可能减少心肌坏死面积,而且抢救成功后,要重视康复,充分使用好保护心功能的药物,包括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等。

然而,这项研究结果在公众中传播的时候,就变成了“一旦患上心力衰竭,只有5年活头”。有的患者听了之后感到极为焦虑,甚至绝望。

最近我遇到一位从西部来京看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患者今年52岁,17年前出现行走时气短,双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夜间不能平卧。他到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患者从某些途径得知了上述说法,即“患心力衰竭后寿命5年”,而他又属于心力衰竭患者中病情较严重的,就感觉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当地医生建议,一是准备心脏移植,二是安装同步化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自动除颤器。这在当时要花费几十万,他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患者当时的心情悲观到极点,看不到任何希望。

不过,住院期间接受利尿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很快缓解,水肿全消了,夜间可平卧睡好觉了,走路也不气短了。患者这时索性“跟着感觉走”,觉得与病前的身体状况没什么差别,也就对“患心力衰竭后寿命5年”的说法产生了质疑。他和家人认真学习了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懂得了用好用足药物的意义,就坚持用药,从未间断。我见到患者时,已是他患病的第17年。他每天坚持走万步路,妻子和女儿都跟不上他的步伐。

我曾多次讲过一个案例。有一位志愿军老英雄,43岁时在抗洪救灾中连续三天三夜未休息,在大坝上患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那个年代既没有溶栓,更没有支架,没有他汀和现在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也不知道可用阿司匹林。患者曾先后出现8次心室颤动和持续性心动过速,都经急救转危为安。随着时间推移,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多了起来,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逐渐用上了新药,病情越来越稳定。

我随访了患者20多年,患者已年逾90,仍每天可走6000步,认知功能很好,沟通交流时反应很快。这位患者患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48年,至今未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更没做支架、搭桥,也没安装起搏器与除颤器。我和当地医生、患者本人与家属的共识就是“不折腾”,用一个哲学名词讲,叫“不打破稳态”。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队列研究,即“心力衰竭患者5年存活率50%”,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首先,起码还有一半患者可以活过5年啊!再说,这个研究是回顾性研究,过去临床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很落后。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是很快的。

我们做医生,职责是让患者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和光明,认真治疗,好好用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不仅药要选对,而且剂量要用够。每个患者可耐受的剂量不一样。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都会降低血压,心力衰竭越重的患者,血压越偏低,因此调整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剂量。这需要有以患者为中心的随访和医患互动的服务过程,而我们当下的医疗不缺技术和药物,缺的正是服务。

我写这两个临床案例,并非排斥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和心脏移植。但对刚发病的患者来说,是不是应当先认真用药物与生活方式干预,看看疗效反应?是不是应该从精神心理上解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做到既来之,则安之,用积极的精神状态去应对?患者的精神放松了,有了好的睡眠与适度运动,这些都对疾病的好转有益!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癌症患者1/3是吓死的,1/3是过度治疗治死的,1/3是病死的。这说法显然不精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