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章 彰
本报记者 虞 晔
躺平午睡是一种小幸福,但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而言,其必要性又不止于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资深中学教师张琼丽提出了一项建议,呼吁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在原有“睡眠令”的基础上,将“中小学生躺睡”设为一项硬性要求。因为时常弯腰趴在课桌上休息,可能会对脊椎健康造成威胁。
在实现中小学生午休“舒心躺睡”方面,浙江省已走在前面。2022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七小学的同学们就用上了可平躺的午休桌椅。在丽水市景宁县启文中学附属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也已用上可折叠拉伸的抽屉床。今年5月1日起,杭州市钱塘区46所中小学都行动起来,根据本校条件,为5.7万余名学生量身定制了躺睡桌椅。除了浙江,福建省南安市第三小学、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王寺镇唐孙小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折叠椅;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大冲学校的同学们,仅需立起桌板,调整座椅角度,前排学生借用后排学生的桌洞,就能瞬间切换到午休模式;山东省实验小学的午睡床,则是储物小橱柜“变身”而来。
“躺睡家具能给儿童提供舒适的午休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充分休息和放松,进而提升其精神状态和学习效果,具有较高的推行价值。”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章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虽然各学校用的“午休床”不一样,但设计思路基本一致:在有限空间内,以课桌椅或储物柜为基础,通过折叠、拉伸等方式使其产生形状上的改变,同时尽可能保证舒适性,比如,调节头枕角度、增加软垫等。除此之外,躺睡家具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需保证结构的稳固性,确保学生使用时不会出现翻倒等危险;材料则必须选择坚固、防火、环保性高的,如硬质木材或符合相关标准的金属材料;家具细节更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特殊需求,对边缘进行圆滑处理、做好锐角防护等。
在章彰看来,随着午休“躺睡”倡议的推行,此类家具应当会有不错的前景,其未来可以向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根据儿童的身高、体型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床垫硬度、枕头高度等选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搭配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儿童的体温、心率和睡眠质量等指标,自动调整家具的温度和角度,以提供更舒适的睡眠体验。
“躺睡家具不只适用于学校,儿童医院、儿童图书馆、游乐场等公共场所都可以考虑,进而为儿童打造一个休息和放松的场所。”章彰说,部分社区设施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同样可以考虑引入躺睡家具,舒适的休息空间对促进社区互动或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