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第二届湾区“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举办

6月17日,第二届湾区“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暨第六届医生影响力年度盛典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本次大会由健康160联合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和深圳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主办,在深圳市卫生健康信息协会的支持下,邀请了多位医疗卫生领域的大咖,集结众多医生、企业代表和卫生行业的政府领导参会。

“互联网数字平台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包容、开放、鼓励的政策环境。深圳市政府创造的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其对互联网经济的高度认同,让健康160创立的十几年始终保持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罗宁政在致辞中感慨道。

罗宁回忆说,去年的此时此刻,大家也曾汇聚深圳前海,共同探讨和分享了互联网医疗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也见证了健康160云医院的发布。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健康160云医院已经深入祖国的大江南北,进驻2000多家医疗机构。而在今年,健康160将在医院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行业各界人士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和AI的技术更好地为城市互联网医疗服务赋能。

姚志彬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这场高峰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他解释说,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医疗行业也同样面对着一个变革的时代。这场革命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以生物治疗为特色,二者的结合将为整个医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震动。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健康160主办的这场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可谓恰逢其时。

“我相信这场会议能够为医疗从业者带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进步以及新的方向。也希望全国的互联网同仁能够在这次会议上为互联网医疗问诊把脉,开发新的机遇”。致辞最后,姚志彬为大会的圆满举办送上了美好祝福。

开幕式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姜保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原院长徐卫国等重量级嘉宾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如何从城市角度打造数字健康医疗服务的新业态?

健康160创始人兼CEO罗宁政在演讲中表示,建设健康中国的要义之一是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现有的医疗资源效率。“如何有效地降低社会医疗成本,打造一个让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四方共赢的解决方案,这是健康160创立之就初就在思考的问题。”

“2600万注册用户、100%公立医院覆盖率、70%医生覆盖率以及80%的线上挂号市场份额,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以及其他所有中国的城市,能够有第三方平台做到如此高渗透率的唯有深圳”,罗宁表示。

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为重要。罗宁政向在场嘉宾介绍,健康160的商业模式上实现了赋能公立医院、助力医生、服务患者等多维度的价值贡献,在这其中,为公立医院赋能是公司主要的发力点。

健康160除了帮助公立医院做互联网医院的运营外,还尝试着为医院提高非医保收入,实现医疗服务的分层。以及在今年参与了“公立医美”的运营。发挥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帮助医生做好医患的管理。”

而从更加宏观的中国医改趋势来看,分级诊疗的重要性已被提升至制度层面,新冠疫情更是让基层医疗的作用前所未有地凸显。健康160瞄准了基层社卫,试图在此贡献自己的企业能量。这样的理念下,“160云社康”在今年3月应运而生。作为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支持下的一款创新产品,重点是辅助社康机构加强服务场景的覆盖。

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打破数据壁垒,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生态。而建设健康生态,光是靠一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联合整个生态圈的上游下游,发挥各自的优势。

罗宁政总结道:“健康生态的建立首先是做好医疗服务。形成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关键是要把医院服务好,把社康服务好,把药店服务好。做好了这些,我们才能将这种商业模式视为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最后达成技术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如何打造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医改先锋罗湖给出探索经验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在演讲中提到:“如果将罗湖的医改经验总结为一个词,‘整合’二字最为精准,只有整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也是全国医改正在驱动的方向”。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医防融合、医教融合、医养融合为实施路径,构建唯一法定代表人的紧密型医联体。”,孙喜琢总结了罗湖医改的核心经验。

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则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时,罗湖区用无人机将样本运输到龙岗区的医学检验中心,之后将居民的信息报告上传,借助健康160等第三方平台,传统的线下医院陆续开辟了诸多线上的医疗服务场景。

但新冠疫情也让孙喜琢开始思考,整合医疗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更为统一的信息系统。

医生写病历储存在医院,家庭医生写病历存放在居民中心,居民无权随时调用,数据孤岛成为医院目前对居民进行健康管理时面临的最大阻碍。

孙喜琢举出了一个通俗的例子,“一个患者在医院治疗花费十几万元,最后要想得到自己的病历要委托人,还要拿出有效身份证件和复印件,比较搞笑的是复印一张还要交4毛钱。扪心自问,我们和居民患者实现互动了吗?显然没有。”

居民对自己的健康信息现状应该有知情权,这种需求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孙喜琢感慨道,医院对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受制于较为封闭的数据系统。心血管一套,内分泌一套,影像科又是一套,系统做的越封闭越能赚钱,这是医疗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其中有建设单位的原因,也有厂商的原因,还有技术安全的考量,但就是没有做到“以居民健康为中心”。

他以当今的智能手机系统做类比,“IOS、鸿蒙和安卓都有专业的研发团队,用户使用这些系统就能享受到一体化的信息服务,那健康服务是否也可以打造一个这样的开放式的集成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各个医院不用搭建自己的平台,便能实现数据在医疗机构内部互通,医疗机构之间互通,还可以医院与居民之间互通共享。”

“在如此强烈的需求驱动下,健康160推出了‘健康日志’,这让我们看到了健康管理的未来前景。”

据悉,“健康日志”聚焦于健康日志、数据互通、医患互动、健康管理和就医服务,旨在实现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孙喜琢表示,希望这个平台能尽快的为14亿中国人提供更为便捷、全面的健康服务。

会议当天,参会嘉宾与听众聚焦于“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前景,以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第二届湾区“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给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