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坚持不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示
本报记者 高 阳
“大专家什么时候来呀?”5月底的一个上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眼科候诊区熙熙攘攘,无论是医生还是候诊患者,都在期盼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专家的到来。
这样的情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骨伤科、眼科等诸多科室,都会定期邀请国内权威专家来院坐诊讲学。即便是人流量相对少的周末,这里依然是义诊活动持续不断,科普讲座丰富多彩。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示,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用行动践行“卓越服务”,助力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看上顶级名医。
追求“卓越管理、卓越医疗、卓越护理、卓越人文 ”
“新院区宽敞又明亮,环境特别好,比老院区舒服多了。”谈起对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新院区的感受,前来就诊的张先生赞不绝口。门诊大楼一层,“一站式服务中心”能第一时间为患者导诊导医,就诊便捷。位于左侧的中药房古色古香,患者在等待拿药过程中,既能看到中药师现场抓药,又能了解智能配药的全流程。
新院区诊疗环境干净整洁,门诊各楼层功能分布清晰,各专科诊疗区分开设置,有单独的导诊台,导诊护士现场提供指引和指导。门诊空间也得到极大拓展,例如针灸推拿康复科有了更多空间进行多项目的作业治疗。患者在候诊过程中,不必像过去那样拥堵在医生诊室门口,如今走廊和候诊区隔开,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就医体验更舒适。
今年2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在迁入新院址后,就全面启动“卓越服务”工作。为缓解患者焦虑、缩短候诊时间,医院在各候诊区摆放了电子屏,循环播放健康养生视频,开展“每日宣教”小课堂,医护人员根据时令节气宣讲健康知识,例如怎么熬制中药、小满如何养生、正确刷牙方法……根据专科特色,各导诊台还免费提供中医特色茶饮,如“口气清新茶饮”“紫苏顺气茶”,此外还有“爱心小零食”,防止患者因未按时进食,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
“我在后台眼瞧着,号源刚一上线,眨眼间就被抢光了。”门诊部主任何胜娟惊叹道,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发生这种情况,“每次邀请大专家过来,号源几乎都是秒没。”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常德市先后邀请多位国医大师坐诊,设立熊继柏、潘敏求2位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引进了“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常德市推广工作站”,并在帕金森日、睡眠日、肾脏日等健康日,邀请北京、武汉、长沙等地知名三甲医院大专家来常德免费义诊、科普宣教。口腔科主任王腊忠表示:“大专家来义诊不仅在治疗方案上给出专业指导和建议,还在医患沟通、病史采集、资料整理、工作态度等方面为我们做出表率,带来了新认知、新改变,也鼓舞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信心。”
一直以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在发展中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早在2016年,该院就牵头成立了常德市中医医院联盟,这是湖南省首个中医医院联盟,推动常德地区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增进了市、县两级中医医院的交流与互助。2019年,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正式成立。作为“湘中医”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选派专家前往临澧县、石门县、桃源县等地的中医医院,开展义诊、查房、讲学、科室指导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医共体”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下沉优质医疗资源,让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市医院专家的同质化医疗服务。
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湖南省最早建立的中医医院之一,现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该院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省市“群众满意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医院先后经历过4次搬迁,2023年2月,正式搬迁至紫菱路1988号,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196534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1300张。新院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化面积达到40%,令人舒适愉悦。
今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强化政策扶持,财政投入逐年增长,使得中医药事业发展耳目一新。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作为当地中医药发展的领军医院,也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刘钦介绍,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工作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为加强组织领导,常德市市长周振宇亲自担任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并把中医药工作纳入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为完善政策措施,常德市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中医药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阶段重点。
“老院区空间比较紧张,停车不方便。”刘钦介绍,常德市委市政府就中医院建设规划开了多次部门协调会,对中医院项目的立项、报建、用地、建设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开通了直达医院的公交线路,方便老百姓出行就医。常德医保部门推进中医药服务医保定点报销,扩大诊疗项目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如今,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医疗环境和诊疗条件在全省都首屈一指。”刘钦强调,尽管近年来地方财政紧张,但常德市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仍保持逐年增长,并在中医医院科室设置、编制核定、人才引进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特殊照顾,全力保障中医医院用人需要。截至目前,全市4人获评“湖南省名中医”,10人获评“湖南省基层名中医”。两届市名中医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名中医42名。全市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国家农村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0个。其中,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开设了7个病区,在湘西北地区享有盛誉。现有国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0个(含熊继柏、潘敏求2位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龙砂医学流派”工作室1个,遴选师承指导老师20人,培养继承人86名。
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发展迎来了崭新阶段。2022年,医院门诊量72万人次,住院量3.7万人次。如今,每月门诊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3000多人次,在平均住院日缩短的情况下,每月住院量也比往年同期增长近1000人次,预计今年门诊量将达75万人次,出院数将达4.5万人次。
打造“市级领先,全省一流,国内百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都提到,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坚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也指出,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提升服务便捷性,增强服务舒适性。
“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很多支持中医院发展的政策。经历新冠疫情后,老百姓越来越信中医、爱中医、用中药,中医院发展的春天来了!”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屈贵顺表示:“在建院70周年之际,希望以‘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推动我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造‘市级领先,全省一流,国内百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着力引进顶尖专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人才‘引进来、走出去’,形成传承有序的人才梯队,把各个学科发展起来。”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院长李振龙表示:“近年来,我院先后通过医疗联盟、工作室、客座教授等形式,邀请大专家来义诊、讲座、培训带教,形成规律的教学、坐诊、传帮带机制,受到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目前,部分科室分科还不够细致,专业型人才还有所欠缺,很多就医需求得不到满足。希望未来能与专业实力强劲的专科医院加强交流,加强基层医疗传帮带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团队的综合实力。”
常徳市第一中医医院积极践行“为群众办实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收获了民众一致好评。彭奶奶是该院的一个老病号,她发自肺腑地称赞:“我在这里住了三四次院,环境没得说,饭菜也好吃,护理很到位,这真是一家医术、医德、医风、服务态度都值得信赖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