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香港提出硬核控烟措施

管供应降需求,禁宣传减引诱,扩禁区免烟害,重教育助戒烟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李澍安

在香港,边走路边吸烟的行为被称为“火车头”,使路人遭受二手烟的困扰。为了遏制这一行为,香港政府出台禁令,违反者将最高处以5000元港币罚款。由于近年来香港烟草税不断提高,一包烟的零售价高达50元港币,大大降低了市民的吸烟欲望,吸烟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是香港实施控烟举措的第41年,市民日均吸烟量从2007年的每人13.9支,降至2019年的12.7支,吸烟率自80年代初的23.3%降至目前的9.5%,这一数据令香港成为全球吸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香港令人瞩目的控烟成绩,得益于严格多样的举措。早在1982年,香港立法会就通过了《吸烟(公众卫生)条例》,首次对全港吸烟人口进行统计,规定在烟草广告上印制纯文字健康警告。次年,香港设立法定禁烟区。自2009年起,在禁烟区吸烟的市民会被定额罚款1500元港币。此外,香港海关严格把控烟草入境。市民进入香港,携带的传统烟草不得超过19支,电子烟则被明令禁止。积极的控烟措施有效降低了烟草使用率,削弱了烟草对市民健康、医疗系统、社会生产力及经济的负面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确立目标,将于2025年令吸烟率降至7.8%。对此,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主席汤修齐表示:“未来两年内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依靠单一控烟措施可以做到,因此调高烟草税率、扩大法定禁烟范围、实施吸烟危害警示包装、禁止在烟草产品中加入任何味道或添加剂等,均是委员会一直倡议的措施。”

7月12日,香港医务卫生局发表题为“活力健康 无烟香港”的文件,向市民征询意见。政府计划在未来做出“管供应、降需求;禁宣传、减引诱;扩禁区、免烟害;重教育、助戒烟”四项举措,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烟草税率、限制向指定年龄层人群出售及提供烟草产品等。具体包括:在市场供需上,提高烟草税至烟草售价的75%或以上,限制向指定年龄层人群出售烟草产品;要求烟草产品采用全烟害警示包装,将烟盒上的警示图案面积由50%扩大至70%,限制在烟草包装上展示商标、图案、标志,品牌名称要统一字体、颜色和位置,列明有害物质和吸烟危害,并清晰标注戒烟热线);扩大法定禁烟区范围,加强对无烟场所的管理,提高罚款;通过基层医疗系统加强戒烟服务,推出专门针对学生的吸烟危害教育。

此外,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已连续3年举办“无烟跑服日”活动。热心市民身穿运动服参加跑步活动,鼓励吸烟人士增强意志力,通过运动帮助戒烟。成功戒烟人士分享经验,引导他人加入戒烟队伍。香港政府的一系列控烟新方案,在全港引发热烈反响。一些长年吸烟者表示,自己很难主动戒掉烟瘾,政府提高烟草税会令其逐渐减少吸烟次数。另有一些民众表示,烟草税的提高可以帮助减少二手烟和慢病危害。任何烟草产品都有害健康,在政府禁烟令的管控下,香港有望走向无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