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学医后才理解这两句话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急诊科主治医师   范志伟

有人问我,有哪些事情是你学医之后才知道的?对我来说,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学医之后才知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人会说,谁不知道健康最重要呢?没有了健康,一切都归零。但很多人只是说说而已,没有深刻的体会。当你接触了医学,每天都经历生死,才会真正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

大多数疾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或中年人,还没患病的时候,或者还没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他对健康是不重视的,只是嘴巴上说说。在这个阶段,奋斗、赚钱、发展才是他们最迫切的需要,健康可能要排在第二位。这就是所谓“年轻时用健康换钱,老了用钱换健康”。其实,多数时候,钱是换不回健康的。

很多人根本等不到“拿钱换健康”的那一天,这种情况在急诊经常能见到。你如果像我一样,在深夜里看见年幼的孩子躺在胃癌晚期的爸爸怀里,在抢救室里看见十岁孩子拉着去世妈妈的手,在病房看见极力忍住哭泣的丈夫,遇见白发苍苍的父亲要求尽力延长儿子一天的生命,因为第二天就是患者的生日……这时你才会真正理解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学医之后才知道,医生能做的很有限。

之前觉得医生很牛、医疗很牛,能够救人、创造奇迹。当自己有了十几年临床经验以后,才真正明白我们能做的很有限。

初三那年,我的姥爷因癌症去世了。去世前,他被癌症折磨得痛不欲生。那时我就在想,自己要当一名医生,以后去帮助这样的病人,治好他们,帮他们减轻痛苦,给病人以尊严。

然而,即使到了现在,这依旧还只是一个梦,甚至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因为在我身边,甚至在我手里,还有源源不断的类似病人在饱受着病痛的折磨,在渐渐丧失生命尊严和生活质量后慢慢离世。

当了医生以后才知道,有时候,即使有钱、有技术、有设备、有专家团队支撑,也不一定能解决病人所有的问题。这是个残酷的现实,不仅考验着人性,更牵涉到方方面面。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或许就是医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