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网传“防猝死套餐”,没用

受访专家: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  刘  芳 本报记者  任琳贤

近日,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的“防猝死套餐”登上热搜,引发关注。还有网友分享了自用的套餐,有的添加了镁片,有的添加了复合B族维生素。这种混合搭配起来的“防猝死套餐”有科学依据吗?

“没用!”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刘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猝死虽突然,但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长期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如睡眠不足、酗酒抽烟、久坐、暴饮暴食,或突然经历情绪刺激、剧烈运动。如果不预防这些不良因素,膳食营养补充再多也无法预防猝死。

这些保健品有什么功效,对预防猝死或心血管疾病能不能起一定作用呢?刘芳具体分析如下:

辅酶Q10。这是一种细胞新陈代谢的辅助酶,临床上辅酶Q10处方药不能用于预防疾病,而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肝炎、肿瘤等,且不一定是治疗的主要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日常饮食中,红肉、鱼肉、坚果、蔬菜等都含有丰富的辅酶Q10,健康人群只要多样化饮食,一般不会缺少,无需通过保健品额外补充。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病的人群,如果医生推荐使用膳食补充剂,可遵医嘱服用。

鱼油。这类保健品中的核心成分是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脂有积极作用。但健康人群只要每周吃一些鱼肉、坚果、植物油等,通常就不会缺乏。一些妊娠期女性、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能需要额外补充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但最好听取医生建议。

叶黄素。它是一种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果蔬中,健康人群不挑食的话,基本不缺乏。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等,可能会影响叶黄素的吸收和利用,可遵医嘱采取营养补充措施。临床中,叶黄素多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治疗很少涉及。

维生素D3。它属于维生素D的一种,能防止手足抽搐症、骨质疏松等疾病,高血压患者适当补充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维生素D3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可靠晒太阳后身体自我合成。较少晒太阳的人,可遵医嘱适当补充。

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参与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每种各有“神通”,维生素B1和B12可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2可用于治疗口腔、唇、舌等部位的炎症;维生素B4可促进白细胞生成;叶酸可用于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豆类、果蔬中,通常无需额外补充。

镁。镁、钾等离子确实对维持心脏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可预防心律失常等。但它们属于微量元素,只要正常饮食,基本能满足每日所需。

刘芳强调,保健品不等同于药品,更不能代替健康食品。网友推崇的保健成分,其实通过多样化的健康饮食都能正常摄取,健康人群没必要额外补充。如果盲目过量服用,可能给肝肾带来负担。患有疾病或有特殊营养需要的人群,要遵循专业建议补充。而要预防猝死,大家平时要做到规律饮食、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久坐、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管好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