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果
“我不喜欢XX老师”,当孩子说出类似的话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孩子可能会由对某位老师的不喜欢,延伸到对这位老师的课程产生抵触,上课不好好听讲,甚至故意跟老师作对,影响成绩及师生关系。慢慢还可能会拓展到其他学科上,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家长要先了解孩子不喜欢这位老师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孩子被老师批评觉得伤了自尊;上课举手,老师叫了其他同学,感觉被忽视了;上课老师有内容讲错了,觉得老师专业知识不足;老师对待其他同学的方式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弄清原因后,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表达对某位老师“不喜欢”时,家长可能会说“你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老师很辛苦,你要理解老师”,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被否定,从而拒绝继续沟通。不论孩子对老师有怎样的描述或者情绪,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倾听,带着好奇寻找孩子“不喜欢”的原因,“嗯,听起来你跟老师之间出现了一点问题,妈妈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同时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愤怒、委屈、无助等,可以尝试表达,“哦,这让你感到不公平,所以很委屈,对吗?”
利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老师做的不恰当的地方。家长要引导孩子看到老师的努力和付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需要成长的地方。比如 “老师刚开始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在尝试尽可能理性地沟通,只是暂时还不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老师也需要成长”“老师只是在某些知识点上暂时还没有理解得很清晰,所以上课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或许老师也需要帮助”……当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在学习和成长的,对老师也会变得宽容和接纳。
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孩子挨老师批评了,可能确实是某些行为习惯不好,比如上课说话。家长可以先跟孩子进行沟通,“妈妈相信你不是故意说话打扰课堂纪律,你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很认真地听课,只是有时候难以控制自己。我们一起来想想,如果上课你又想说话了,有什么方法来集中注意力呢?”先引导孩子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列出所想到的方法,然后选择几种进行尝试,坚持一天或者一周再跟孩子讨论方法的执行情况。同时,及时跟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我也跟孩子沟通过,目前来看,上课保持安静听课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我跟孩子讨论出了几种可以尝试的方法,也特别想听听您的意见,看看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者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
鼓励孩子主动跟老师交流沟通。如果孩子逃避跟老师的互动,可以邀请孩子设想“如果工作中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同事或领导,你会怎么做”“如果生活中遇到很难打交道的邻居,怎么办”。要让孩子意识到,人生中总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这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也不是自己换一个环境、换一份工作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面对并解决问题。让孩子尝试着先对老师的情绪共情,同时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提出一个可行性的请求。比如,“老师您好,上课时我的行为不太恰当,非常感谢您的包容。同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您指出错误,我也感到有些尴尬和受伤。我希望能得到您的尊重。下次我如果在课上再犯了错误,您只要给我一个手势,我就明白了,然后下课之后您再狠狠批评我,您看这样可以吗?” 让孩子主动调整对老师的态度。让孩子想象“假如今天晚上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自己跟老师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这一天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做出改变。当对老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孩子跟老师的关系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