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北京夜间门诊越来越完善

受访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  赵海涛,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  袁  梦,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门诊部代主任  李春厚

本报实习记者  钟财芬

“回应患者呼声,缓解急诊压力”是夜间门诊服务的重要宗旨。作为医院延时的关键举措,夜间门诊在全国各地开花,各省市均在推进相关建设。北京市卫健委在《2022年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明确鼓励开设夜间门诊,以优化号源供给结构,引导患者错峰就诊。目前,北京多家医院开设有夜间门诊,《生命时报》记者专门走访相关医院,了解夜间门诊具体实行情况。

北京积水潭医院:日间门诊的有效补充

早在2004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就开始在新街口院区设立晚间特需门诊。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赵海涛表示,当年开设晚间门诊的初衷,是为了给双职工、学生等群体提供便利。该模式取得成效后,北京积水潭医院于2020年8月又在回龙观院区增设晚间特需门诊。

新街口院区晚间特需门诊开放的主要是医院的特色科室,包括骨科和烧伤科,其中骨科又涵盖了8个亚科。回龙观院区更多面向社区居民,因此开放的主要为需求量较大的综合科室,如消化内科、小儿内科、妇产科、皮肤科等。

两院区晚间门诊出诊时间为17:00~20:00,费用与日间完全相同,均由高级职称专家坐诊,合计每日能服务患者近百人次。“晚间门诊从医生、护士、自助机服务人员,到药房、检查室,能提供‘一条龙’服务。”赵海涛表示,晚间门诊虽无法和日间门诊保持完全同步,但水平相当。例如,晚间特需门诊设置有专门的X线检查室,CT、核磁等检查有需要也可预约使用。

赵海涛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可适时引入更多新兴技术与服务模式。同时,晚间门诊也将根据患者需求与季节特征提供针对性服务,有计划地调整开放科室、出诊专家、服务时间和频次。赵海涛表示:“通过采用立体、多方位的医疗诊治架构,夜间门诊完全可以成为日间门诊的有效补充,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到位的就医服务。”

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便利医患双方

为响应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的号召,自2020年开始,北京陆续有医院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北京中医医院是北京首批获得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院之一。互联网医院便捷、高效的特点与晚间门诊的建设方向高度契合,基于此,2021年7月,北京中医医院进一步增设了互联网医院晚间门诊服务。

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袁梦表示,互联网医院晚间门诊提供延时服务主要是为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致力实现家长不误工、学生不误课、患者看病有人陪。目前该门诊开放时间为18:00-21:00,主要提供两种服务模式:一是图文咨询,患者可通过提交病情记录、检查化验单结果以及自我报告体征情况等咨询病情,面向所有患者开放;二是视频诊疗,该服务仅对在北京中医医院有过线下问诊经历的复诊患者开放,医生可以在线开具处方、检查单。患者线上缴费后,药品可直接邮寄到家,部分检查化验也可以线上开具、线下直接到院完成。

目前,北京中医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晚间门诊服务开放了儿科、肾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以及内科综合门诊,与日间门诊类似。该服务主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袁梦介绍道:“除了做好官方消息发布、健康科普宣传,北京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还搭载着两个功能,一个是线下门诊的预约挂号功能,另一个就是互联网医院功能。”若想使用互联网医院晚间门诊服务,患者可在北京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选择“掌上诊疗”,然后点击“互联网医院”进入线上问诊平台完成预约挂号及问诊。

袁梦表示,互联网医院非常依赖信息化支持,因此,晚间门诊服务期间除了出诊的医生会保持在线状态,也会有信息中心的人员全程值守,以保证一旦出现网络不通或其他技术问题,平台能够给予及时处理。自开通以来,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晚间门诊共服务了3000多人次,目前一个月大概能够保持200人次左右的问诊量,一天接诊量在10人左右。袁梦认为,互联网医院服务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医患双方。一方面,医生可选择自己惯用的电脑或手机,不再局限于使用医院院内网络接诊,同时能够灵活选择办公地点。另一方面,患者可在放学、下班后使用晚间门诊服务,预约、开检查、缴费都能通过手机完成,极大减少了往来医院的次数,是便利、经济的就医方式。

对于如何搭建更加成熟的互联网医院,袁梦认为,可考虑把问诊端口放到微信公众号等患者可及性更高的平台,若为APP或其他线上平台,患者操作起来可能相对繁琐,从而对互联网医院的普及和发展有所限制。此外,需保证线下和线上门诊的同质性。北京中医医院线上门诊和线下门诊,从病历使用到开具医嘱都在同一套系统完成,更有效地保障了诊疗的延续性。

北京协和医院:扩容错峰满足患者需求

北京协和医院早有夜间门诊,但往年大多是“单兵作战”,未成规模。自2023年4月起,为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多样化就医需求、缓解患者日常就诊压力,北京协和医院开始“组团式”扩容夜间门诊单元,推出更大规模、更多医生参与的门诊服务。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夜间门诊开诊时间为17:00~20:00,让原有的上下午“两段式”出诊单元变为“三段式”,方便患者错峰就医。“夜间门诊看似只是在日间服务基础上延长了几个小时,但涉及临床科室、辅助诊断科室、药剂科、收费处、信息中心、门诊部等多部门的协调与联动。”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门诊部代主任李春厚表示。夜间门诊当前共覆盖30余个临床科室。为保障服务顺畅,医院放射科、超声医学科等辅助诊断科室,以及收费处、药剂科、患者服务中心等也同步运行。患者可打开北京协和医院App,点击“挂号”,找到相应科室的夜间门诊安排,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预约挂号,也可在App中直接搜索某位医生,精准“定位”其出诊时间,再结合自身情况预约。除了年轻医生外,夜间门诊报名出诊名单中,妇产科樊庆泊教授、孙智晶教授等知名专家也赫然在列。

北京协和医院夜间门诊扩容式“升级”,是继开放周末门诊、成立罕见病医学科等一系列举措后的又一便民惠民服务。未来将持续扩大夜间门诊规模,优化就诊流程,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