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慢性病确诊人数约4亿,每年各种因素导致的近1030万死亡中,慢性病占比超80%;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68.6%。因此,中共二十大提出了到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并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慢病攻坚,任重道远。“健康中国”提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期待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因此,森世海亚始终在积极倡导和推行全方位的健康理念,并投身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慈善公益事业,筑就“健康森态圈”,在为患者带来优质植物药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借助世界各地的公益和慈善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与人民。
为顺应二十大推进“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11月6日,森世海亚集团有限公司和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就《森世海亚与初保基金会-慢病管理森态圈计划》正式签约,达成长期合作。这个项目不仅将汇聚企业与基金会的力量,更将为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曹锡荣理事长介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是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发起创办,国家卫健委业务主管的4A级全国公募型基金会。26年来,初保基金会在全国34个省(市、区),1000余个县市区,开展相关公益活动,覆盖人口达2亿多人,惠泽人口2亿多人。”
谈到对于此次合作的愿景,曹锡荣理事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慢病管理森态圈’这一项目的深入开展,在提高慢病患者药物可及性和患者依从性同时,也可进一步督促患者长期坚持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现状,完善慢病疾病的医疗诊治服务。期待它将成为慢病患者的长期、规范治疗在飞跃性改善中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在合作签约结束后,森世海亚展会现场随即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慢病管理分享会。活动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赵珺主任,以“老而不衰”为主题,对老龄化科普进行了专访。同时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璟教授,以“关爱听力——守护老年人听见世界的能力”,针对老年听力损失、听障与认知能力之间关系,以及日常治疗与预防等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
赵珺主任表示:“我国的居民处于亚健康普遍化的形势之下,很多慢性疾病都与体内的慢性炎症有关,即机体在饮食不当、压力和应激等亚健康状态下,长期过量产生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导致的慢性炎症。炎症的闸门在血管,血管强则寿命长。想健康先消炎,通过合理治疗、营养和锻炼,摆脱亚健康,积极抵御炎症,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所以抗衰老、保健康的过程,就是调节体内炎症的过程。”
王璟教授表示: “听力障碍与高血压、关节炎是当前我国三大老年疾病,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老年听力损伤会使认知能力下降,还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因此,老年听力筛查和听损干预是WHO推荐的认知障碍风险管控的因素之一。”
对于如何治疗及管理听力损失的老年患者,王璟教授强调,社会及家庭要提高对老年人群的关注,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首先可通过药物治疗,调节和营养神经;其次是加强共病管理,如内分泌、心血管疾病等,控制高危因素;第三,调整生活方式,健康用耳。有研究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通过消除氧自由基保护受损的听觉细胞,从而可能保护听觉和改善耳鸣,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原研进口植物药金纳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耳聋问题突显。王璟教授呼吁:“请大家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助力老年人幸福生活。”
应对慢病挑战,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合作,创新中国医学发展模式,所以森世海亚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公益携手可谓意义非凡,希望通过“健康森态圈”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提升全社会对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的重视和关注,包括关注身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筛查与早期干预,预防老年人失能等方面,进而改善国内慢病诊疗的现状,为社会不断注入健康能量。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森世海亚将怀着扎根中国的信心、服务中国消费者的初心以及可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恒心,携手更多伙伴,凝聚“植愈力量”,创就“无限森机”的美好未来,通过“健康森态圈”的发展壮大,见证并助力中国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