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张津铭
滑动手机屏幕、点击鼠标或打字时,除了按键发出的声音,有些人的手指也会“咔咔”响,有些人则是伸不直,还有些人觉得大拇指根疼,检查后发现都患上了“腱鞘炎”,只是症状不一样。
腱鞘是腕部包绕着肌腱的半圆形结构,与肌腱的关系相当于剑鞘和剑。这种“剑鞘”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是质韧的纤维膜,固定和限制肌腱的导向;内层滑液膜有着缓冲、润滑的作用,使其避免受到摩擦和压迫。当内里的关节、肌腱反复过度活动时,腱鞘便可受到长期过度摩擦,引发局部无菌性炎症;持续的炎症可使腱鞘出现水肿、增生粘连,使得“剑鞘”内的空间变小,影响其内肌腱的活动,便可引发一系列症状,临床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打字指:腕痛可放射至前臂。如果长时间用电脑、刷手机、干家务,手腕或手指持续保持固定姿势,便易患上腱鞘炎,多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即“打字指”,大多缓慢起病,女性高发。急性发作时,患者腕关节的拇指根部压痛、触痛,甚至会向拇指或前臂放射,严重时不能提东西,接触冷水等寒冷刺激可加重病情。以往,由于“新手妈妈”长时间抱小孩、炒菜或手洗衣物等,更易出现这类腱鞘炎,因此也被称为“妈妈手”,手工劳动者也是常见发病人群。
扳机指:伸不直还会长结节。如果是拇指无法伸直、僵硬、发紧,常见于“扳机指”,学名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常有重复性损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病史,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在发病初期,患者活动手指时可有类似扣动扳机的“咔哒”声,拇指、食指和中指最易发病,尤其是拇指;随着病情发展,腱鞘逐渐肥厚或出现结节,鞘内狭窄,手指常呈屈曲状态,必须用力将肥大的肌腱“挤”过狭窄的通道后才能伸直,过程中可有绞索感或嵌顿感,常伴有疼痛。
通常,如果下面的动作做不了或困难大,或许就是腱鞘发炎了。
“妈妈手”握拳试验:又称“芬克斯试验”,保持手臂与地面平行,大拇指朝上;将大拇指放入掌心后,四指包住大拇指握拳;保持前臂不动,快速将手腕压向地面方向,感觉到疼痛为异常,多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扳机指”测试:在手指根部下方或掌横纹处,是否能触及痛性结节,且按压时有明显疼痛;按压的同时屈伸手指,是否能感受到结节上下滑动,伴有手指屈伸困难或弹响。如果答案均为“是”,“扳机指”可能性大。
无论是“妈妈手”还是“扳机指”,保证休息,尤其是减少手、腕部的活动是最重要的治疗基础,可佩戴支具。同时,患者可配合热敷、轻柔按摩,有助炎症消退,但需避免冷水刺激,严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外用或口服抗炎镇痛药;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进行腱鞘内封闭注射治疗,初治有效率可达70%;伴有明显活动受限者,可考虑腱鞘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