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冬天适合“轻松跑”

软组织黏滞性强  降配速防止拉伤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运动康复系主任  戴剑松

跑步是一件简单的事,能在冬天坚持却并不容易。但有些人即使室外寒风刺骨,也照跑不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冬天跑步带来的好处。

增强御寒能力。寒冷环境下,感觉神经会将冷刺激传至位于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启动身体御寒机制,出现颤抖。颤抖通过肌肉收缩来增加人体基础代谢,同时通过末梢血管收缩来减少血液流向身体表面,从而减少身体热量流失,防止体温过低。跑步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人体就可以不依靠寒颤产热,而是通过规律的肌肉收缩运动产生对寒冷的抵御和适应。

提升耐力。人体在冷环境下运动时无氧代谢能量的比例、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及氧化作用会显著降低,肌肉使用葡萄糖的比例增加,容易造成更多乳酸堆积。因此,冬季跑步相比舒适气候时,难度有所提升,但这也意味着人体心肺功能及全方位的运动能力能得到更有效的锻炼。经受住了苦寒考验,跑者就能实现心肺耐力的全面提升。

提高抵抗力。冬季同时也是流感高发季,在这个季节保持正常免疫力或提高人体抵抗能力尤为重要。长期待在室内容易因缺乏活动导致免疫力下降,坚持跑步能有效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北方更适合轻松跑。在寒冷气候下跑步不仅考验意志品质,受伤风险也更大。北方冬季气温相对降低,肌肉等软组织黏滞性较强,收缩时摩擦阻力增加,跑步时肌肉快速伸缩,更易拉伤。如果此时贸然进行间歇跑、重复跑等高强度、高速度的跑步训练,即使充分热身,肌肉拉伤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北方跑者冬季要多练低速度、长时间的轻松跑。轻松跑是发展基础耐力的有效手段,跑步时可以根据自身体能、体质情况设定适合的配速。

南方跑者可适当增加间歇跑训练,在强化基础耐力的同时,可考虑采用“321模式”进行多元化训练。“3”是指每周应当有3次中等距离的轻松跑,距离为8~15公里左右。“2”指每周要安排1次强度训练和1次力量训练。强度训练可以安排马拉松配速跑、乳酸阈跑或间歇跑;力量训练则至少需持续1小时,要对上肢、躯干和下肢进行全面训练。“1”指每周要进行1次长距离拉练,距离在18~30公里,速度一般采用马拉松配速跑或轻松跑的配速。

无论南北方,冬季跑步都应增加更多力量训练,这不仅能提升配速、提高跑步效率,还有助于避免受伤、促进伤痛康复。力量训练应按照基础力量—专项力量—专项速度耐力性力量及爆发力的顺序展开。

冬季跑步初期基础力量训练动作推荐下蹲、弓箭步、单腿硬拉、单腿提踵、平板支撑、臀桥、卷腹、仰卧举腿、侧卧起、俯卧挺身、侧卧直腿外摆。中期专项力量训练动作推荐保加利亚剪蹲、单腿硬拉接提膝、单腿浅蹲后外摆、臀桥接提膝、跪姿侧桥接上摆腿、俯桥提膝后摆腿、伏地登山。后期专项速度耐力性力量及爆发力训练动作推荐弓步接高抬腿跳起、弓步交替跳、高抬腿、蹲跳以及反弓跳。需要注意的是,训练过程中并不用过多强调绝对力量,而应把重心放在速度耐力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