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李 响
11月的初冬,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气温已降至零下,行人们穿上了厚实的外套。漫步在白雪皑皑的城市,你会看到一幅奇景:在购物街上,咖啡店和餐馆外,总有好些辆排成一排的婴儿车。走近一看,裹着厚实襁褓的婴儿们露出小脸,睡得正香,脚边还放着一只婴儿监视器。而他们的父母,则放心大胆地在有着暖气的店内购物用餐,此情此景甚至令人担心起那群小婴儿来。
事实上,不分寒暑的户外午睡是北欧人的传统。即使在冰岛,这个平均气温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婴儿在冬季也会在户外打个盹儿。在北欧的父母看来,让孩子在冰天雪地的户外午睡可不是虐待,而是一种对孩子健康大有裨益的做法。芬兰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研究显示,当婴儿在寒冷的户外睡觉时,在保暖得当的前提下,孩子们普遍睡得更久更沉。英国睡眠顾问凯蒂·帕尔默认为,让孩子在户外睡觉确实有不少健康益处,户外环境夹杂着鸟儿的鸣叫声、微风轻抚的声音、树叶的沙沙声——这些白噪音有助宝宝更快入睡。适应户外睡眠的孩子还能养成一种能在任何地方睡觉的能力,且不易被噪音惊扰,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外部繁杂的环境。户外小睡还有改善昼夜节律的作用。研究发现,日晒时间更长的婴儿,晚上睡得更好。当婴儿在白天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他们的身体会在晚上分泌更充足的褪黑素,有助他们更快地建立昼夜节律,改善睡眠周期,提升夜间睡眠质量。此外,冬天室内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微生物加速繁殖传播,这无疑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与之相比,暴露在新鲜空气中的孩子能大大降低感染概率。因此,多进行户外活动,乃至户外小睡,对孩子们的健康有益无害。
不过,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治安状况不同,各国父母对户外午睡的接受程度也不同。美国儿科医生詹妮弗·舒担心,如果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他们就无法第一时间知道孩子是否有失温或呼吸暂停的风险。为此,北欧父母也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比如在婴儿车里放置监视器及温度计,使用带锁定轮的婴儿车,以防婴儿车滑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