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对小儿肺炎进行集中答疑

本报特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专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专家小传:

陈德晖,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儿科呼吸内镜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卢成瑜,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18届呼吸免疫协作组委员,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林育能,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委员。

徐清云,主治医师,现任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风湿免疫学委员,擅长儿童呼吸道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治,如原发/继发免疫功能低下。

吴上志,主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慢性咳嗽、哮喘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各种介入治疗手段。

●儿童为何易患肺炎

北京读者卢女士问:为什么儿童易患肺炎?

解答:小儿肺炎常是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过敏反应等)引发的一种肺部炎症,如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十分常见,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肺炎是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首要病因。

即使是健康儿童,其气管、支气管腔道相对狭小,黏膜柔嫩,缺乏弹力组织,清除微生物的能力差,且不会主动咳嗽配合排痰。此外,儿童的天然免疫力相对低下,免疫水平一般需在6岁后才接近成人。因此,儿童较成人更易患肺炎,尤其存在营养不良、贫血、早产、出生时体重低下等高危因素的患儿,肺炎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居住环境阴冷潮湿、气候恶劣或出汗受凉、幼儿园交叉感染等外在因素,也可增加肺炎几率。

●肺炎和感冒怎么区分

江西读者蒋先生问:肺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家长该如何分辨?

解答:普通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流涕是典型症状,可伴随发热(低热)、咽痛等。这种咳嗽的分泌物不多,通常为干咳或只咳少量黏液痰,患儿的精神状态、饮食、活动不受影响。因其具有自限性,通常在发病后3~5天左右能自愈。

肺炎多有发热、咳嗽咳痰、喘憋、呼吸快、拒食、烦躁等,如果还出现高热时间长(≥5天)、痰量增多、呼吸急促、发绀、精神萎靡等提示病情严重,需紧急就医。比如,近期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往往出现阵发性剧烈咳嗽,或可听到明显的痰声、喘鸣,甚至有咳出血丝痰等,进行病原学等检查有助找出感染的病原体。

●轻症肺炎怎么居家护理

河南读者李女士问:我的孩子今年7岁,确诊轻度肺炎,医生建议先居家护理。请问居家期间如何护理,什么情况需就医?

解答:如果患儿是轻症肺炎,大多只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可选择门急诊治疗后,居家进行护理。居家护理需先对症,患儿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退烧药,也可进行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如有咳嗽、咳痰等症状,适当使用祛痰药,有痰多、喘息者可给予雾化治疗;家人可帮孩子翻身、拍背,有助于排痰。通常,肺炎患儿的消化功能减弱,发热时食欲不佳,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免发生呕吐;恢复期患儿可逐渐过渡到营养丰富的饮食。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以防呼吸道太过干燥,痰液不易咳出;患儿宜注意休息,不宜过早上学与过度活动,避免增加氧耗或引起并发症;减少亲友探视,避免与已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一旦出现明显喘息、气促、呼吸费力、拒奶、精神萎靡,甚至有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需第一时间就诊。

●什么情况需输液

河北读者吴女士问:治疗小儿肺炎一定要输液吗,能否口服药物?为何雾化不是治疗的首选?

解答:根据年龄、发病季节、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等,小儿肺炎的治疗需先分析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待病原学检查结果明确后,采取针对性治疗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肺炎,根据病情和胃肠道耐受等情况,轻度肺炎患儿可口服抗生素治疗,重度肺炎患儿或无法进食、脱水、有基础疾病或家庭难以照顾的患儿则需使用静脉用药。若为支原体肺炎,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常口服就可治愈,不需要住院。有些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仅能对症处理,流感病毒、EB病毒则可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雾化治疗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是缓解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哮喘急性发作、喘息、痰多、咳嗽剧烈等症状的辅助手段,但单纯雾化可能无法起到根治肺炎的效果,不可盲目用药。

●推拿治疗管用吗

湖南读者赵女士问:中医推拿这类疗法对治疗小儿肺炎有效吗?

解答:推拿作为辅助治疗,对轻症肺炎患儿有一定疗效,可缓解症状、促进恢复。针对急性期患儿,可选择清肺平肝、豁痰平喘等手法,1~2次/天。急性期又分两种,风热闭肺证可选择头面四大手法,下推天柱骨、清肝平肺、清天河水、点揉曲池,拿肩井、点揉天突、肺俞揪痧挤痧;痰热闭肺证可在风热闭肺证处方上加推三纹(四横纹、掌小横纹、小横纹),或选择开璇玑、点揉丰隆、三步排痰法。恢复期需选择益肺健脾手法,1次/天,正虚邪恋证需清补肺经、补肾经,可进行水底捞明月、揉二马,在阴陵泉至三阴交连续点按;肺脾两虚证要补肺经、补脾经,可点揉气海,揉肺俞、捏脊,点揉足三里,具体操作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重症肺炎患儿切不可过渡依赖中医推拿,必须到医院进行综合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咳嗽是感染加重吗

四川读者钱先生问:小儿肺炎治疗后咳嗽反而加重了,怎么回事?能用镇咳药吗?

解答: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儿童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咳嗽,这是因为还有部分病原体“赖”在体内,免疫系统仍在发起攻击,引发喉咙发痒、咳嗽,平均持续2周左右。因此,咳嗽持续不代表感染加重。盲目止咳,反而更容易出现严重问题。

咳嗽是身体的保护机制,能帮助清除气道中的异物、病原体、过敏原,以及黏液。过早应用右美沙芬、可待因、氨酚伪麻那敏等含镇咳成分药,咳嗽似乎被控制了,但患儿可能因痰液淤积气道内,造成病情迁延不愈,或继发感染加重病情,甚至有窒息风险。

如果患儿的咳嗽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或超过4周症状仍未缓解,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和评估可能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反复肺炎会留后遗症吗

安徽读者高女士问:我的孩子才3个月大,已经因肺炎住了两次医院,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解答:3月大的幼小婴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较低下,易发生感染。其次,小婴儿的喉反射和咳嗽反射等功能欠佳,抗反流机制不完善,当喂养不当、饱食后体位突然改变时,容易出现误吸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少见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气道、肺发育畸形、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这类患者往往存在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和治疗反应不好的特点。

至于是否会有后遗症,要看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大小、是否有基础疾病、治疗是否及时等客观因素来看。

●治愈后如何防复发

湖北读者许女士问:小儿肺炎康复后需要注意什么,会不会复发?

解答:小儿肺炎在恢复期仍需注意休息,巩固治疗效果,还要预防再次感染,不要去人口密集场所,尤其是感冒高发季,以免交叉感染。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不宜过度进补,可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新鲜蔬果、瘦肉、豆制品等,注意荤素搭配,避免进食过多油腻生冷食物,包括母乳喂养的乳母。

此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儿童在活动时易出汗,衣服应方便穿脱,并及时增减,避免受凉。判断孩子的冷热可“一摸锁骨二摸背”:如果锁骨温热,说明衣服厚度刚好;如果后背有汗,甚至打湿衣服,说明需更换和减少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