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中心教授 李光伟
本报记者 张健
在传统认知中,得了2型糖尿病就意味着终生吃药、打针,不仅要治疗糖尿病,还得防着心脏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一辈子都离不开医院,让很多糖友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近期,一项纳入11万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韩国研究表明,确诊2年内将体重减轻超过5%,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出,2型糖尿病缓解是在停用药物的前提下,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能够维持3个月以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中心教授李光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早在1997年就有2型糖尿病缓解的报告。这是因为新诊断的2型糖友经过严格限食减重或短期药物强化治疗,可以诱导出“糖尿病蜜月期”,即获得一个很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不吃药、不打针、血糖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的非糖尿病状态。
蜜月期的长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短则半年,长则3年、5年,甚至是7年、10年。如果停用降糖药物1年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空腹血糖小于7毫摩尔/升,即实现了部分逆转;停用降糖药物1年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小于5.7%,空腹血糖小于5.6毫摩尔/升,就视为实现完全逆转;如果达到完全逆转标准并停药5年以上,则糖友就实现了长期逆转。
“持续减重是2型糖尿病发生逆转的关键。”李光伟表示,越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越容易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减轻体重,使得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上述研究也表明,糖尿病缓解主要由体重减轻驱动。与体重稳定组相比,体重减轻组实现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增加156%。
病程也是实现逆转的关键因素,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越好,越有可能实现缓解。李光伟表示:“以前我们认为β细胞会在高血糖的情况下慢慢死亡,身体的血糖也就越来越高。但2017年以来,全世界糖尿病基础研究发现,β细胞并非全部死亡,而是活着但处于暂时‘休眠’状态。只要人体的血糖控制在5毫摩尔/升,β细胞就会‘复活’继续工作。”而病程短的糖友体内胰岛β细胞储备更充足、功能更好,是最有希望实现逆转的。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保护胰岛功能,来进行糖尿病逆转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一天打4针胰岛素,或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可以实现1年不打针不吃药,血糖基本接近正常;1/3的人可两年不用药。
坚持服药3个月。对于不愿意打针的糖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一种或两种降糖药。有一部人可以把血糖控制到完全正常。
严格低热量饮食。欧洲的一项研究指出,坚持每天800千卡的低热量饮食,并减重10公斤的人,有50%可以出现缓解;减少15公斤体重,80%的人可恢复健康状态。 李光伟提醒,糖尿病缓解不等于治愈,血糖恢复正常后仍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让体重反弹。生活中,糖友还应注意减少慢性炎症,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损害。首先,如果有感冒发烧,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即使治疗,也要通过规律运动、低脂肪和高纤维饮食、改善睡眠等来辅助调整。第二,预防牙周病,治疗牙龈疾病。第三,密切监测血糖,一旦发现升高就要加强降血糖治疗,必要时短期应用胰岛素,以减少高血糖的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