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油炸牙签”成韩国爆款美食,政府发布紧急声明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东南大学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金晖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冰洁

在中国、美国等国家,牙签大多是以木头或竹为原材料制成的,大家并不会想去吃它,但在韩国的社交媒体中,“油炸牙签”已成为爆款美食。

在广泛传播的视频中,不少人把绿色的“淀粉牙签”放入热油中,待其在高温下卷曲后捞出,撒上调料或酱料后便开始食用,部分视频的浏览量超过400万,人们纷纷效仿。不少尝试者表示,淀粉牙签的“口感非常脆”“味道比想象中好”。随着“油炸牙签”的火热,后续还有人分享炸制的最佳油温,开发出“水煮”等烹饪方式。不少韩国儿童青少年也开始跟风,家长的担忧与日俱增,一位小学生家长说:“我不知道吃它有什么危害,但我担心孩子会乱吃。”

1月23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表紧急声明,称淀粉牙签属于卫生用品,不是食品,“是以卫生用品的成分、制造方法、用途等标准和规范来管理,未验证过其作为食品的安全性,不建议食用”。韩国一个生产商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淀粉牙签的成分中90%是玉米淀粉,但由于不是食物,最好不要吃。韩国中央大学食品工程教授河相道强调:“不仅没有人审查淀粉牙签的食用风险,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未准确标出,盲目食用可能会有风险。”

通过网络上的视频,“油炸牙签”的成品看起来很像炸粉条,但天然粉条是以纯植物淀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等晾晒或烘干制成的。韩国的淀粉牙签虽然大部分成分也是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植物淀粉,但还需与山梨醇、明矾和人工食用色素混合后才能制成。不少淀粉牙签产品的背面或侧面贴有“虽对人体无害,但请勿食用”的提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淀粉牙签仍是一种牙签,属于卫生用品,同类的还有硅胶牙签、一次性杯子、餐具、吸管等,这种用品在发明之初就未曾考虑供人食用。即使达到所谓的“食品级”,并不等同于“可食用”,只能代表淀粉牙签可与食品直接接触,或与牙龈接触时其轻度释放的微小成分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此外,即使淀粉牙签的各种成分看起来“可食用”,但原料、添加剂的选择和质量,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并非食物生产标准,成品也未经食品安全检验,食用仍有风险。

朱毅还强调,正常情况下剔一次牙只需1~2根牙签,不足以对身体构成伤害,但食用“油炸牙签”时,他们常会吃掉一整盒甚至更多,摄入有毒物质的风险更大。已有韩国媒体报道称,牙签中含有的山梨醇虽少量食用无害健康,但大量食用可引发呕吐、腹泻和炎症。

其实,“油炸牙签”并不是第一个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危险食品,2018年宝洁公司就提醒消费者不要食用一款洗衣粉,2022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警告人们不要用一种感冒药煮鸡肉。但网络中,不乏内容创作者食用一些猎奇食材,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可能是想通过群众的猎奇心理扩大自身影响力,即使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他们也常选择不断进行尝试。东南大学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强调,尽管发掘“新食品”很有趣味,但必须慎重考虑食品安全问题,家长和教育者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注意辨别危险品和食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责编:张宇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