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主任、结直肠肿瘤NOSES微创医学中心主任 彭健
本报记者 田雨汀
专家小传:彭健,教授、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主任、结直肠肿瘤NOSES微创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负担沉重,发病率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目前,手术是根治肠癌的最主要方式,但其不可避免地会对腹壁、肠道以及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伤害。近年来,结直肠癌领域的外科手术治疗逐步突出“微创化”概念,新兴的“微微创手术”为更多肠癌患者带来保留器官功能、减少创伤的巨大希望。
临床上,结直肠癌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局部切除,适用于部分早期患者;二是根治性切除,适合大部分进展期肠癌;三是联合脏器切除,用于肿瘤侵犯到腹腔其他器官组织时;四是姑息性手术,适合晚期肿瘤合并梗阻、出血等并发症;五是全结肠切除,适用于肠道多原发癌以及部分确诊为遗传性大肠癌的患者。
“‘微微创手术’能够在腹腔镜微创手术基础上,进一步保护器官功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主任、结直肠肿瘤NOSES微创医学中心主任彭健介绍,NOSES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即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口腔等)取出标本,做到腹壁无辅助切口,适用于腹盆腔内器官切除,特别是结直肠肿瘤。该术式是“微微创手术”的典型代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保护腹壁功能。彭健介绍,腹壁由皮肤、肌肉、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构成,有保护腹腔内脏器、参与腹式呼吸、维持行走及运动、促进排便、帮助孕妇自然分娩等功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NOSES手术能够实现腹壁侵袭最小化,降低了腹壁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
保留结肠、肛门组织。多原发结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即在肠道不同部位存在两个及以上的肿瘤。根据以往经验,双原发结直肠癌往往需行全大肠切除术,创伤大,恢复慢。即便采用常规腹腔镜微创手术,也需要一个至少5厘米的腹壁辅助切口。NOSES“微微创”手术在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保留了患者功能正常的降结肠和部分横结肠,实现超低位保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适合高龄患者。2022年,一位92岁的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接受了微微创手术,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很快就康复出院了。“相较传统手术,NOSES手术是更适合高龄患者的治疗方式。”彭健表示,高龄肠癌患者家属常因担心老人年龄大,无法承受手术风险而放弃治疗。“该术式避免了辅助切口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还具有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等优势。”
目前,NOSES在我国外科领域快速发展,我国该术式总例数已经超过4万,并形成了全面完整的理论技术体系。2023年4月,全球首个NOSES技术综合诊治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NOSES技术》发布,内容涵盖了NOSES技术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与技术实践。 预防大于治疗。彭健强调,大家要增强定期体检的意识,50岁以上者最好每年进行全面体检,每两年做一次肠镜筛查。如果发现息肉或癌前病变,要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