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治病不同于做试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王孟龙

我年轻的时候有点爱虚荣,看到科里有位同事是博士,很是羡慕,也想听别人叫自己一声“博士”。于是熬了一些夜,考进一个有名的专科医院。

那一年,全院招了3个博士,一个同学硕士毕业于药学院,另一个毕业于生理学教研室,外科医生就我一个,都是进行比较基础的研究,按现在的说法是科研型博士。我的课题是,把一个在肿瘤细胞内经常表达的基因,改造成让肿瘤自我灭亡的基因,然后导入到肿瘤细胞和动物肿瘤中,观察其杀伤效果。

在基因上进行DNA片段切割、重建连接及验证过程,是全部实验的核心与前提,其过程极为枯燥繁琐,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有可能失败,甚至会反复失败。有时忙活了几个月,看似有了曙光却又要推倒重来。失败多了,时常会闪现一个念头,“这学位我不要了!”每当我失去信心的时候,实验室导师殷教授就会对我说:“不再试试你怎么知道不行?”

这句话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让我牢记了一辈子。

搞研究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偶然。只要有献身精神,不怕失败,失败了重来,不放弃,总会有成功的时候,无非是耗费了一些时光和一些细菌。因此“不怕失败”成为了我人生的信条。

信条有了,博士学位也就有了,于是满怀信心地继续外科手术生涯。我的前半辈子在南方,后半辈子在北方,走南闯北并没有把我的胆子锻炼大,反而越来越谨小慎微。

医疗工作面向的是人,不是细菌也不是动物。实验室里的细菌和动物都是批量挑选的,一批不理想随时能换另一批。人不行,每个病人自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经不起失败。

手术意味着创伤,是采取创伤的手段来治疗疾病。手术越大风险越高,重要脏器、血管的手术或伴随严重基础病变的手术尤其危险,意外常常防不胜防。

一听说手术,不仅病人害怕,如果病情太重或者手术太复杂,医生心里也会打鼓:病人会不会死在手术台上?能不能活到回家?主刀者总会感到有无数双眼睛随时盯着自己。

年轻时曾经跟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上过台,从开腹到关腹,全程都是老前辈一个人操作,绝对的标准化,绝对的连贯一致,助手除了拉钩剪线就是随时等待挨骂——老前辈担心助手毛手毛脚影响病人预后。

“敬畏生命”绝对是前辈们教给我的最重要一课,没有之一。因此每一台手术都被我当成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台手术而小心翼翼,也当成最后一台手术而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