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高血糖诊断新标准出炉!专家:现有标准可能漏诊

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中心教授 李光伟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淑颖

现代人的血糖越来越高了,发表于《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5亿,到2050年预计这一数字将超过13.1亿。更为棘手的是,高达45%的糖尿病患者尚未被诊断,很有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期。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刊登《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负荷后1小时血糖诊断中度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立场声明》。该声明收集总结了40多年来的相关证据,正式提出“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血糖(以下简称1-h PG,OGTT 2小时血糖简称2-h PG)”用于诊断中度高血糖和2 型糖尿病的新标准。具体为,1-h PG大于等于8.6 mmol/L 可用于中度高血糖诊断,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鼓励参与糖尿病预防计划;1-h PG大于等于11.6 mmol/L 可用于 2 型糖尿病诊断,应复查,确诊后给予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中心教授李光伟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1-h PG能否用于2 型糖尿病诊断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一直没有结果,这次终于有结论了,我们也关注并参与了相关研究,很高兴看到这个声明。我们的大庆糖尿病预防30年随访研究发现,1-h PG升高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3.5倍,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等均显著增加;1-h PG与2-h PG均能有效预测10年、20年和30年糖尿病风险,但1-h PG预测20年糖尿病风险的效能最佳,预测30年糖尿病风险的效能优于2-h PG。”

我国现有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或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 mmol/L,或2-h PG大于等于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于等于6.5%。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在过去的40年里,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已经证实,在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的人群中,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2-h PG相比,1-h PG在预测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以及死亡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例如,1-h PG能够识别出糖耐量正常,但具有 2 型糖尿病高风险的人群,这些人群可能已经存在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抵抗的问题;高1-h PG水平能够预测微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致命性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等。

李光伟同时表示,现有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漏掉一部分人,他们空腹血糖和2-h PG正常,但胰岛β细胞体积已经减小,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与2-h PG相比,1-h PG在反映胰岛素分泌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1-h PG用于糖尿病的诊断能够尽早识别早期糖尿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做到早治疗、早干预。李光伟相信,随着我国相关研究证据的不断增多,我们未来也会采用1-h PG诊断糖尿病。他认为,用1-h PG诊断中度高血糖比用2-h PG诊断糖耐量减低更有益于早期识别糖尿病前期人群,更能有效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最关键的是做到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包括适量吃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中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比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责编:王晓晴

主编:丁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