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有些医生规培走样了

本报记者     李珍玉

最近,有关规培医生的讨论很多。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当下,规培生杂活累活都干,休息和收入却得不到保障。还有一部分规培生得不到标准化培训,面临医疗风险。他们正在遭遇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两头嫌”,其工作和生活状况、身心压力亟需得到更多关注。

规培医生心里有很多苦水

2013年12月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意见》,标志我国正式开始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从2014年起,5年本科毕业的医学生要参加3年规培,通过二级学科或亚专科培训后,经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才能得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一证书会影响日后求职应聘和职称评定。

记者采访了贵州、湖南、陕西、广州等地的多名规培生,他们一致认为,毕业后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但他们也坦言,这一阶段比预想的艰难。

“我们像是医院的廉价劳动力。”湖南某医院规培生小周介绍,规培生按专业分到相关科室进行轮转,任务是管理病人。从病人入院、检查、执行医嘱、写病程病例、与病人沟通,到办理出院,每个环节都要参与。通常,一个病房二十几位病人,每个班次都有一位住院医师、一位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一位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病房。但规培生被要求除了负责自己的患者(5~10人),还要负责全病房患者。

“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请假基本不允许。”小周透露,自己平均每周工作80~90小时,忙时要120~130小时。“都这么忙了,在医院还不受待见。”小周说,规培生地位仅次于实习生,谁都可以使唤,有的护士不想给患者量体温、测血压,就指派规培生做。

规培生的待遇存在地区差异。广州规培生小王在知名医学院附属医院规培,月收入几千到一万元。但条件不好的医院,专硕规培生月收入只有二三百元。贵州一名专硕规培生告诉记者:“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强度很大,医院只给本院医生发N95口罩,不给规培生,令人很寒心。”一些规培生要求医院“同工同酬,同等对待”,结果却被领导约谈。“医学院导师劝我们忍一忍,免得规培证被卡。后来大家向地方卫健委和市长热线反映,最终工资从300元涨到现在的1150元。”

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并不规范,规培生缺少临床培训和指导。陕西规培生小刘说:“刚从医学院毕业,没有临床经验,非常渴望学习,但没有老师教,怎么用药治疗全靠自己摸索。有问题想请教上级医生,往往找不到人。”

最大的担忧是被迫承担医疗风险。“有些规培生第一年还未考执业医师证,医院就让他独自管理病人,属于被迫无证行医,这在不少医院都被默许。”小刘举例说,某医院专硕规培生值班期间,患者病情危急,想找上级医生求助却找不到,结果患者死亡,医院却归咎于他。发生医疗事故后,有的医院还让规培生承担全部经济赔偿。贵州一规培生遭遇上述不公后,第二天就“退培”走了。小刘说:“我没这个勇气,一旦选择退培,按照规定3年内不许报考其他医院的规培生,就等于中断职业生涯,除非不想当医生了。”

有些规陪基地不称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非常好的制度,在世界各国已得到证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田成华指出,北京协和医院最早学习借鉴了西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10年前我国建立规培制度,目的是把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化、标准化,提高医师队伍临床实践能力。目前,规培生主要有四大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专硕规培生)、社会性规培生(医学生毕业后自己报考)、医院派遣规培生、本医院的规培生。

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对规培生和规培教师都有要求。例如,对规培生有专业课要求,也对临床接触多少病种和病人有要求;对于负责的医师有督导内容和次数的要求。不过,各地落实情况差别悬殊。

田成华曾长期负责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规培工作,他告诉记者,重点三甲医院的规培生质量相对较高,地位也较高,每月收入约万元,规培结束后工作选择也多。而基层医院却有点担心把毕业生送去规培,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刘运杰说:“我们医院招收医学本科毕业生,送他们去三甲医院规培,医院和国家都有补贴。但规培结束后,不少规培生能力强了,视野宽了,就提出辞职。这几年我们医院走了三四个,科室出现人才断档,非常被动。所以,再招聘就会有顾虑,更倾向选择已经拿到规培证的年轻医生。”

田成华指出,近年来,各地都热衷增加规培医院数量,但对规培医院的监督、考核、审查、惩处机制不太健全,也没有退出机制。以前巡检曾发现,有的医院上报材料造假,规培医生连基本的诊断能力都不过关,被取消了规培资质。即便有能力的医院,很多也处于“放养”状态,全靠规培生“造化”,带教医生认真负责就能多学点,没人教就靠自学。不少规培医院在当地承担重要医疗任务,如被撤销资质,对其声誉影响很大,上级机构做出处罚也有顾虑。规培生虽然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没有什么话语权。

田成华说,规培生群体中专硕生处境比较特殊。作为研究生,他们要完成课程、课题、论文;作为规培生,还要完成科室轮转,劳动强度翻倍。从待遇看,他们又不及其他类型的规培生。例如,国家卫健委统管的规培生(社会性规培生、医院派遣规培生)收入由国家、省市和规培医院提供。但专硕规培生属于教育部管辖,拿不到卫健委的补贴,只有专硕和规培并轨补贴,每月只有二三百元,每年却要交上万元学费,经济压力较大。从工作时间来看,临床医生超时工作非常普遍,值班时,一个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可能要管二三百个病人,规培生要跟着连轴转。他们的处境很少被关注,遇到不公待遇没地方申诉,日积月累,有的身体垮了,有的出现精神问题,诱发一些恶性事件。

规培制度亟需完善

专家们表示,如果规培制度无法按照标准开展,医院不合规的现象得不到纠正,规培生只充当廉价劳动力而学不到真本领,损失的不仅是个人健康和职业发展,更是对患者生命的漠视,将会对医疗人才的培养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对此,专家们提出如下建议:

严格执行规培基地的评审、考核、处罚办法,设立退出机制。田成华认为,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师协会和教育部应定期审查和考核规培医院和教师,不合规的应予以警告或处罚,严重的应取消规培基地和规培医生资格,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应追究更大责任。

帮扶下级医院提高临床和教学质量。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医院,医疗教学能力有限,需要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的医院帮扶,这需要政策支持和卫健部门的协调配合。

完善规培生的权益保障和意见反馈机制。田成华说,规培生的身心健康、休息休假、接受培训、获取劳动报酬等合法权益,应得到法律和制度保护。对于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相关部门应畅通申诉渠道,认真调查处理。

完善规培生与派遣医院的约束机制。刘运杰建议,针对医院派遣的规培生,双方需在法律政策框架下订立合同,承诺一定的服务年限。若规培结束后提前离职,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缴纳违约金,这一制度保障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