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保健医疗学博士 刘荣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照护老人就要全身心奉献,将老人的需求凌驾于自身。这就导致家里一旦有老人生病,照护者就从亲人变成“24小时护工”,没有喘息之机,也失去了享受生活的心情,如果稍有懈怠不仅自身会产生负罪感,还会被其他人指指点点。但人不是机器,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久了,身心压力不断累积,容易出现照护疲劳。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照护者存在照护疲劳,其原因主要有3方面:1.身体负担,如长期搬扶老人引起的腰疼,半夜换尿布、喂水导致的失眠等;2.精神负担,如失去正常社交,不停被呼唤,照护对象喜怒无常、难以交流以及病情不见好转等带来的压力;3.经济负担,即使日本有长期护理保险,个人需要承担的部分得以削减,时间长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照护疲劳不仅会使照护者的身心健康受损,还会让老人得到的照护质量下降,可能因此加重病情。照护者因无暇顾及工作生活而导致的照护离职、照护离婚等情况时有发生,照护疲劳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照护者抑郁、自杀、放弃照护、虐待老人等悲剧。所以,照护疲劳不仅关乎家庭,而是亟需关注的社会问题。
针对此困境,日本提出一种新的照护理念——不勉强照护,即不给照护者和被照护者施加过度的负担。为了宣传这一理念,日本多位行业专家,包括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共同成立不勉强照护生活协会,并提出不勉强照护的五个原则:
学习照护方法。照护老人不能只有干劲,掌握恰当的技巧可以事半功倍。因此,照护者应积极学习、巧用各种照护技术和辅助工具,如扶手、步行器、防走丢设备等,以减轻照护负担。
不要一个人承担。多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可以利用家庭聚会等场合,和其他成员交流照护中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共同分担照护工作。
积极利用照护服务。家人应尽早咨询专业人士,灵活使用他人参与的日间照料等方式,这样不仅能减轻照护者压力,还可以让老人享受更专业的服务。尤其是家庭照护力量不足时,老人亲属一定要积极向政府、机构等寻求帮助,否则即使将整个家庭拖垮,也很难把老人照顾周到。
尊重理解被照护者。有些照护者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容易引发冲突,导致照护效果不佳,双方也会因此心生委屈。其实,老人虽然生病,但仍是独立的个体,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尽量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不大包大揽,只在需要时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样对老人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
接受现实。即使受到非常精心的照顾,老人也可能恢复不到原来的状态。这时,照护者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老人的真实情况,不应盲目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导致陷入消极情绪,而是要积极面对,在现有条件下让老人过得舒服、愉快。
想践行上述原则,照护者首先要懂得爱护自己,只有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照顾家人,不应将放松视为怠惰,否则不仅休息不好,心理压力也会倍增;其次,适当转换心情也很重要,即使再忙也要留出私人时间,用来发展爱好、参与社交等,照护者积极开朗,能把好心情传递给照护对象,对双方都有利。除了照护者个人调节,政府、企业、社会人士也都应帮助解决照护疲劳问题:政府多宣传照护政策、设立针对家庭照护的咨询窗口;企业为员工设置照护假;其他人可以在老人及照护者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