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 乔
近期调查发现,以“低度酒和零度酒(NOLO)”为主的饮酒习惯,正在成为澳大利亚人的潮流。调查显示,18~34岁年龄段中,7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NOLO饮品消费量正在上升,68%的人会鼓励亲朋好友饮用NOLO饮品。在被问及这一饮酒偏好的驱动因素时,30%的受访者表示是为了更健康;46%的健身爱好者表示,在他们的社交圈中越来越多人选用NOLO饮品。
酒类饮品生产商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2年以来,“无酒精”啤酒、苹果酒、葡萄酒、烈性酒的销量增加了约60%。笔者注意到,近几年前往酒类饮品商店时,越来越多的“无酒精”啤酒出现在橱窗中,品尝后发现没有头晕的感觉,口感一点不输含酒精的啤酒。不过,交通部门提醒,酒精含量低于3.5%属于低度酒,不高于0.5%视为无醇、零度酒,但驾车者也不应过量饮用,否则可能面临酒驾风险。
多位澳大利亚朋友分享了他们对“无酒精”饮品的看法。疫情期间以及结束后,澳大利亚人对健康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吸烟、饮酒、吸食大麻等行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排斥。当人们发现“无酒精”饮品同样可以满足放松心情与社交需要时,有酒精的饮品逐渐成为了次要选择。
澳大利亚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于饮用含酒精饮品的限制和管理力度。例如,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澳大利亚酒精指南》,大力提倡人们减少酒精饮品的摄入量。《指南》强调,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来说,没有安全的饮酒量,其大脑和身体均可能受到酒精伤害。《指南》要求,必须得到父母或监护人许可,才能在家里或朋友聚会上给未成年人提供含酒精类饮品。同时,严禁任何商家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或提供含酒精类饮品。此外,任何人在公共场所,如街道、公园、沙滩等地饮酒都属于违法行为。经过多年宣传和监管,在《指南》约束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逐渐养成了相对理性的饮酒习惯,同时减少了酗酒和酒后闹事的社会问题。
日益高涨的“酒精税”也让消费者越来越对含酒精类饮品望而却步。以一杯啤酒为例,其中税费占到42%。今年2月,澳大利亚再次上调“酒精税”,消费者将为每升纯酒精支付101.85澳元(1澳元约合人民币4.8元)的税款。笔者对比了超市内的某款啤酒价格,含酒精的6瓶装为24澳元,而无酒精的6瓶装为14澳元,价格差距显而易见。
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阿德莱德大学商学院酒类专家史蒂夫·古德曼表示,NOLO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根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商店内已经有超过400种不同的无酒精类饮品在销售,而且新品种还在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