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新加坡有个“好爸爸中心”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

现代教育学认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但很多传统家庭中,父亲的参与度并不高。为了让爸爸更多地参与育儿,新加坡政府下了很大功夫。

5月10日,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发布2024年《新加坡女性发展进展》报告显示,新加坡在性别平等方面表现良好,在亚太区排名第一。2022年,新加坡国家福利理事会开展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家庭中女性看护者较多,占60%。为鼓励夫妻在养育子女方面共同承担责任,新加坡政府从今年1月1日起,将新生儿父亲可享有的带薪陪产假从两周延长至四周。此外,为增强男性的家庭参与度和责任感,2000年新加坡就成立了非营利组织——好爸爸中心。

该中心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终生为父”项目,旨在激励、动员爸爸们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成为他们一生的好榜样;还推出了“和爸爸一起回学校”“与家人共餐日”和“庆祝父亲节”等活动,鼓励父亲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创造“积极当父亲”的社会氛围。已开展18年的“与家人共餐日”在每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举行,一年共4次。活动建议企业负责人让员工下午5点下班,以便忙于工作的父母多抽出时间和孩子用餐。

好爸爸中心还在学校、宗教组织和公司等场所开展亲子体验计划和育儿工作坊,设立了三项课程:第一项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父亲设计,如准爸爸课程、新爸爸课程等;第二项是合作课程,教导并鼓励父亲与爱人、学校、学生社团更好地交流合作;第三项为探险课程,如举办野营活动,在有趣的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合作能力。好爸爸中心定期召开家庭研讨会,让爸爸们分享在照顾孩子方面遇到的阻碍以及育儿心得,通过同伴分享和专家讲座,不断提升育儿能力。

与此同时,新加坡教育部设立了“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咨询理事会”(COMPASS),由家长、教师、媒体等代表组成。该机构推动各学校设立“家长支持小组”,如父亲小组、母亲小组等。以父亲小组为例,目标是建立一个强大的父亲社区,营造支持父亲的环境,激励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拓展计划和会议分享,让父亲意识到他们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会定期组织活动,加强孩子与父亲之间的联系。

如今,新加坡有更多男性乐于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对比新加坡人力部2011年和2021年的数据可知,到2021年,家庭主夫占15岁及以上非劳动力男性人口的3.7%,是2011年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