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康复医学科负责人 林剑浩
本报记者 田雨汀
近期,有关康复科的不少新闻登上热搜。5月15日,教育部发布最新公告,拟同意在山东青岛设置康复大学。在刚过去的春招中,康复科被票选为“最受求职者欢迎科室”。康复科为何愈发受到重视和欢迎?
“近些年,我们的确看到,康复科正变得越来越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康复医学科负责人林剑浩表示,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以来,老百姓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越来越重视。一方面,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兴起,越来越多人将运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之一,运动损伤概率随之增加,需要康复科介入治疗。另一方面,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口老龄化使慢性病、慢性疼痛高发,相应康复需求水涨船高。“有些慢病其实不需要吃药、打针,更不需要手术,通过康复医学就能治好,这对老百姓的好处不言而喻。”林剑浩强调,临床医学更多为了去除病因,而康复医学专注于减少功能障碍,让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重获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林剑浩说,提起康复科,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针灸、推拿、热疗、红外线光疗等方法,但这些都属于被动康复。现在的康复医学正逐渐转向主动康复,已发展成为一门针对功能障碍进行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其内容包括神经康复、心脏康复、骨骼肌肉康复、糖尿病康复、老年康复等,划分非常详细,囊括了内外科等各个专业领域。
“过去,康复科在医院的存在感非常低,不仅患者不了解,医院也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林剑浩表示,现在不少网友认为,康复治疗师没有夜班、早八晚五,接收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工作强度和压力更小,光是这些优点就比其他科室“吃香”。特别是在实施了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的重要工具)和药品零加成,传统高耗材、高费用的科室收入优势减小,反而康复科这种人力成本高的科室更“吃香”了。在绩效的计算上,康复科计入绩效的项目也更多。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促使许多未设立康复科的公立医院开始投入更多资源。2021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均提出要加强康复医疗能力建设,推动各种康复医学亚专科的建设和服务,健全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全面康复业务布局。
尽管国家颁布众多政策促进康复医学发展,但当前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综合医疗机构康复科建设投入依然不足。林剑浩指出,相比国外,我国康复科起步较晚,治疗理念相对落后。西方国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发展康复医学,而我国是80年代初。康复科在不少医院仍被视为边缘科室,投入建设不足,康复治疗师人手也不够。多数康复医生都是从其他科室转岗而来,并非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缺乏相应热情,也就难以将康复医学“发扬光大”。
我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建设独立康复病区,但尚未完全落实。据资料显示,河北全省35所三级医院中仅25所设有康复病区,108所二级医院中仅57所设有康复病区。针对天津市86家二、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无一家医院符合全部软硬件要求。
林剑浩建议,相关部门首先应完善政策,明确医院建设康复医学科的场地、设施等执行标准,并加强监督。其次,重视对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康复大学等举措,尽早解决康复医生短缺的问题。还要完善康复医生薪酬体系,打通职称晋升道路。最后,提升康复医生的技能和水平。康复医生要加强学术交流,学习更多先进治疗理念。鼓励康复医生多点执业,加强上下级医院的联动,让更多治疗师与社区医院对接,为民众普及疾病预防和康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