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湿地修复别好心办坏事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吕宪国

本报记者  李珍玉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生态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初,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起草编制了《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技术规程》),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规范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流程和技术实施等要求。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吕宪国认为,该规程对推进我国湿地全面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我国湿地现有面积5600多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湿地过度利用开发,我国湿地退化明显。党的“十八大”以后,湿地保护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2020年完成湿地修复38.31万公顷,新增湿地20.26万公顷,全国湿地生态状况显著改善。2022年,我国开始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同年6月,《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第四章专门强调了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三大要素:水、土壤、生物。湿地退化一般理解为在外力作用下,湿地系统生态结构发生改变、功能下降。我国湿地类型很多,按照水文状况,可分为长期淹水湿地、季节性淹水湿地等;按照地理环境,可分为滨海湿地、内陆湿地、高原湿地等。不同湿地各有特征,修复也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量。

吕宪国说,编制《技术规程》是落实科学修复湿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非科学修复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比如,引入的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种,会破坏湿地生态平衡;为美化景观打造花海,会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原本的多样性;过度人工干预,使自然湿地变为人工湿地,会致修复成本不断加大且不可持续。《技术规程》至少在以下几方面给出了系统指导。

判定退化原因。湿地退化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暴雨或干旱,短时间看可能是破坏,但长期影响不大,因为湿地有自愈能力,不宜过多干预。人为因素涉及很多建设工程,如水利工程将纵向或横向的水源隔断,修复时就要让河湖与湿地重新连通。有些不必要在湿地进行的活动,应及时叫停。

确定退化程度。退化程度要根据生物完整性指标衡量,包括土壤种子库、水生生物物种等。很多湿地已被当作农田或养殖地,如果想恢复,需要先看是否保存有湿地植物种子,如果缺少繁殖体,还要人为补充。

寻找参照湿地。不同区域及类型的湿地修复有不同要求,应在被破坏湿地周围找到保护尚好的作为参照标准。有些湿地遭到破坏二三十年,已找不到以前的样貌,周围环境也变了,这就需要参照周边湿地确定量化指标,用于当前的湿地修复。

指导特殊湿地修复。《湿地保护法》提到两种特殊类型的湿地,泥炭沼泽和红树林湿地。两者都需要特殊修复措施。以泥炭沼泽为例,其由死亡后未完全分解的地表植物积累千万年形成,是最重要的土壤有机碳储存库之一,它一旦退化,就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我国泥炭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等地。近年来,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白山等地对退化泥炭沼泽的修复做了大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吕宪国说,在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整体规划下,各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保护地,比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等。如今,有了《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的指导,我国湿地保护和修复进程将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