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傅华
本报记者施 婕
今年4月起,上海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以此助力家庭医生制度,释放基层红利,推动分级诊疗更好发展。这意味着,上海市民在社区就能预约到更早、更多的专家号源了。
“新福利”备受欢迎
5月9日,83岁的唐女士因心律不齐、心悸来到上海市长宁区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因无法确定具体病因,考虑到病情复杂性,家庭医生叶晓景建议老人去上级医院就诊。唐女士是一名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患冠心病、房颤多年,还有高脂血症、高血压、蛋白尿,病情常有波动,频繁就诊于各级医院,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此前,她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邱朝晖教授擅长此方面治疗,但尝试挂号多次,总是挂不到。
在新政策的帮助下,唐女士从该社区预约到邱朝晖的专家号。5月15日,唐女士在同仁医院顺利就诊,并加入由同仁医院与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建的起搏器管理小组,家庭医生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筛查、评估、随访,进行远程管理。“通过社区医疗机构预约,比三级医院的预约时间早了不少,不但约到了心仪的医生,更得到了家庭医生保姆式的健康护航。”唐女士对这一“新福利”非常满意。
记者了解到,将三级医院50%号源提前优先开放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举措已在上海全面落地。目前,在社会面预约渠道和时间不变的基础上,经社区医生初诊,可以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预约早于社会面5天的专家号源。如患者病情需要尽快诊治,社区医生还可预约未来2天的专家号源。转诊患者还可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服务。
当前,上海下放号源以专家号最多,包括普通、专病、专家、特需四类号源,覆盖市、区两级医疗机构的各专业、各类型门诊。开放号源总量比例超50%,其中普通号占比30%左右,专家和专病号源占比60%以上,特需号源占比10%以下。记者从上海市长宁区卫健委获悉,号源下放落地后,长宁区4月以来每天市级预约上转50余人,居民口口相传,预约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认为:“号源下放让患者快速获得专家诊疗,市民去社区看病不再是走过场,总体反馈向好,说明了该措施真正触及了看病痛点,满足了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效率
“号源下放旨在吸引患者基层首诊。”上海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闻大翔对媒体表示,上海早在2015年推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之初,就出台了市级医院门诊号源“两个50%”的配套政策,即50%的专家和专科/专病号源、提前50%的时间向家庭医生开放。“但实行过程中,签约居民的获得感不一。”
过去几年,上海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落后、诊疗水平较差的“刻板印象”没有太多改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未得到缓解。尽管此前三甲医院也将号源下放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很多三甲医院同时向社会面开放号源,最终导致基层得到转诊号源的几率降低。为此,上海今年大力推进改进措施。
傅华认为,在此背景下,把一半号源优先给社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整体提升医疗效率。由家庭医生帮助居民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医院、科室就医,既防止了老年患者因不会网上挂号耽误治疗,也避免了居民因专业知识不足挂错科室反复就诊,浪费医疗资源。社区用不掉的号源回到号源池,继续向其他平台开放,也能减少资源浪费。上级医院将转诊的准确率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社区,还能帮助家庭医生积累经验,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最终使患者受益。
强基层是政策底层逻辑
“上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分诊水平、上下沟通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社区医生与居民之间建立起了信任关系,老百姓对基层初诊的接受度非常高。”傅华认为,落实强基层和分级诊疗是上海推行号源下放的有利保障。2023年4月,上海出台一系列举措为号源下放“护航”,包括新建和改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轮流去上级医院进修;扩容社区药品目录等。目前,上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量已超7000万人次,占全市门诊量38.1%,相比“社区能力提升方案”启动前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傅华表示,通过政策组合拳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营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个别社区号源利用率不理想,社区医生福利待遇不足以提高工作积极性,部分居民担心转诊权向社区倾斜会导致灰色利益输送等。对于上述问题,政府应细化配套和监管措施,比如优化社区医生薪酬待遇制度,让他们的劳动在收入上有更多体现,同时医生也必须恪守救死扶伤、廉洁奉公的职业伦理,让好政策更好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