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赖巧珍
为了适应随时变化的外部环境,压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因此,面对压力,我们不必讨论要不要的问题,而应讨论怎样面对。有的人遇到压力事件能做到积极乐观,越战越强、越挫越勇,不断成长;而有的人就无所适从,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惶惶然中一事无成。这其中的差别,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和应对压力的。
心理学中有个“拍球效应”,是指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弹跳得越高。这在人身上也一样:承受的压力越大,潜能发挥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有所突破;反之,压力较轻时,就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著名的“压力和表现的倒U型曲线”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压力太小时,不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导致表现变差;压力过大时又会压抑潜力,无法发挥实力;而当压力强度适中时,人们为了缓解压力、维持舒适,努力寻求生理、安全、心理上的满足,行动力可得到迅速提升。所以说,适度压力可以变成动力,不要惧怕、排斥所有压力,通过以下方法,压力能够助推成长。
第一,改变对压力的消极看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长期生活在无压力、无目标状态的人,是没有“免疫力”的,稍微遇到点事就会受到重创。心理学家发现,在人的所有能力当中,25%是自己开发的,75%是被“挤压”出来的,“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压力并非洪水猛兽,当它到来时,不妨大方迎接它,并珍惜这次成长的机会。
第二,明确自己的压力极限。压力有消极的部分,尤其是当无力承担时,可能会被压垮,所以对于过重的压力,要予以疏解。每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极限不同,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据此判断是要迎难而上还是及时减压。可通过两方面试探:一是和过往对比,以前发生类似压力事件时,自己能不能应付,能应付到什么程度,如果每次都顺利解决,则为普通压力,如果90%以上都没有突破,可能这是你的一道坎儿;二是逐步尝试,当出现新的压力源,可以先慢慢摸索,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这个过程中,要是紧张、痛苦的情绪十分强烈且持续超过3个月,大致可认为到达极限,需要向他人求助。
第三,用具体行动应对压力。说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行动是化解压力最有效的措施。遇到棘手的难题,建议先对任务进行分解,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清楚地知道哪部分最重要,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次都小小地推动一下进程,不至于停在原地、慌慌张张,这对于解决问题和减缓压力都有很大帮助。
第四,不要自我加码。如果一上来就要求自己做到100分,那无形的压力就会增大,徒增烦恼也浪费时间。容易有心理压力的人,试着抛弃“一次完美”心态,改为“小步前进”心态,用七成时间做到60分,再用剩下的时间慢慢修改雕琢,这样每个阶段的压力是可控的,能够成为有效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