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医生做科普别被流量操控

受访专家: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佑安医院原院长  李  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  薄世宁

本报记者  钟财芬

随着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医疗短视频正成为健康科普的主要形式。数据显示,我国有73%的短视频用户曾看过健康科普类内容,其中42%平均每周观看1~3次。与此同时,一些医疗科普短视频为追求热度,开始“跑偏”,滋生出不少乱象。

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

5月28日,百万粉丝网红医生“老陶说真话”(下称“陶某”)因摆拍被封号。陶某曾在多平台发布抢救突发脑出血患者的视频,但其认证信息为某整形机构医生,不太可能参与急救,由此被怀疑摆拍。后经调查,陶某承认是“自己在家自编自导的”。

陶某还通过短视频发表了不少充满争议的言论。他曾煽动大家不去体检,“谁查谁有病”,还宣称“如果有一天我得了癌症绝对不会治,花那么多钱让自己插满身管子,结果活的时间和不治差不多”。这些言论引来了三甲医院相关科室专家“下场打假”,体检能识别疾病早期信号,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关口,而积极治疗是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举措。

除摆拍造假外,短视频还存在文本抄袭问题。“如果医生的心都黑了,这世界还会有白吗?”很多人看到医生在短视频中讲这句话时,会感慨医者仁心的可贵,但可能下一秒就会刷到另一名医生说类似的话。这些视频不约而同地分享了一个故事:医生发现一名外地病人因不会挂号打算在大厅对付一宿,随即坚持给其加号,还不忘点题说出这一金句。这背后不单是文案模仿,一名医生坦言,内容为其宣传团队“添油加醋”,医生只是照着稿子念一遍。这些照本宣科、内容雷同的医疗视频,大多产自网红达人扶持机构(MCN)。上海某三甲医院的王医生表示:“运营公司多次让我交出账号,他们来全权运营,我只需出镜念稿。”除了机构代运营,记者也发现,在电商平台只要几十元甚至几毛钱,就能买到打包好的数百条“健康养生口播文案”“大健康直播话术”,不少短视频呈现的暖心医生、专业科普,可能都源自商业机构的批量炮制。

上述行为只是擦边,有些则直接触法。2022年,山东日照一名男性麻醉医生在患者不知情、未同意的情况下,在妇科手术中偷拍直播患者隐私部位,后被批捕、开除、注销执业医师资格证,负有管理责任的相关人员也被免职。

短视频领域还充斥着大量制造健康焦虑的伪科普。不少视频宣传“打耳洞感染艾滋”“公共马桶传播性病”等小概率事件,“花椒加一物能治百病”“喝醋软化血管”等小药治大病型偏方妙招也很常见。这些信息不仅容易误导大众,关键时刻还可能危及生命。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白辰讲过一个案例:一名患者因坚信网络专家说的“拍打肘窝能拍掉血栓”,胸痛发作时不停拍打肘窝,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延误治疗,失去了生命。

不实科普危害不容小觑

“医疗科普短视频乱象频出,首要原因就是受流量驱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薄世宁在抖音运营着“薄世宁医生”账号,目前有375.8万粉丝,他对“真科普难和伪科学抢阵地”感触颇深。他表示,有些人为了博眼球,倾向于使用一些迎合受众心理的表达。“前段时间网上突然涌现一大批说‘我做了一个违背老祖宗的决定,把偏方秘方贡献出来’的视频,这些就是利用了人们对疗效的渴求心理。”患者在疾病面前很脆弱,容易相信吹嘘效果的承诺。

严肃的科普本身就缺乏吸引力,夸张、活跃的内容才是流量密码。薄世宁表示,有些医生苦于流量上不去、账号做不起来,便通过夸张表达、独特形式争取用户青睐。有些人则故意唱反调,反对“运动有益健康”,宣扬“运动会加快心跳,缩减寿命”等反科学言论。此外,医生自身缺乏生产短视频或文案的能力,也可能被营销机构误导,受其操控宣扬不实信息。

部分科普作者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也可能影响科普的准确性。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佑安医院原院长李宁表示,当今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旧有的认知或观点可能带有一定局限性、片面性,科普作者在选用文献时会出现偏误或带有个人观点,普通读者难以辨别内容的真伪与对错。如果此类视频反复出现在大众面前,将误导其健康观念,甚至引起混乱。

薄世宁认为,不实的医疗科普危害不容小觑。一是延误病情。人在遭遇疾病时容易自乱阵脚,一些科普短视频中的观点看似说到人的心坎上,实则都是错误言论,可能耽误治疗。二是造成损失。若患者轻信某些短视频中过度宣传疗效的产品,很可能“钱花了,病没治好”。三是加剧医患割裂。患者会对短视频中塑造的医者形象、“黑幕”深信不疑,不仅容易导致真正有价值的科普无人问津,还会使患者抗拒线下专业医生的指导。

科学创作与严格管理

“医学科普是引导大众健康观念的重要途径,既必要又重要。”李宁表示,短视频和直播具有直观性强、互动性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在将医学专业知识转变成大白话方面具有优势,值得推崇鼓励。在积极发展和鼓励的同时,应采取科学的创作和严格的管理。

正确引导规范。李宁表示,卫健委等部门应加强引导,持续细化相关规定,要求医生慎重对待科普视频的创作、传播,对于违法违规、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要明确处罚措施。

平台加强把关。薄世宁表示,平台方要对账号和短视频内容负责,持续强化医生身份的认定与审核工作,尽量减少非医生群体讲疾病。

医生提升能力。做短视频科普的医生应强化自身知识水平与创作能力,避免发出片面观点影响受众,同时要主动学习科普技巧,让传播内容更有说服力。

大众加强辨别。大众可通过阅读正规出版物的科普内容,主动增长科学知识,提升辨别能力。有问题时不轻信短视频,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