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华 柳玉鹏 曹雪 青木
编者的话:如今,很多家长重视孩子学习、运动、艺术等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一项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做饭。学做饭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健康饮食习惯,还能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此外,做好一餐饭,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汗水,能教孩子爱惜粮食,更能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因此,很多国家的教育都重视做饭这一课。
日本,每周两节家庭料理课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汤志华
前些年,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日本电影《小花的味噌汤》感动了很多人。故事讲述的是,妈妈千惠在患癌期间,送给4岁的女儿小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条围裙,并教她拿起菜刀,学习做饭。千惠妈妈说,这是“世间最了不起的本领”。
日本人非常重视孩子的“厨房教育”。他们认为,做饭代表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且,这也是增进家庭生活情趣、帮儿童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因此,看上去有风险、幼儿不宜的厨房,早已成为日本父母养育孩子的“根据地”。日本料理学校的营养师福山女士指出,为了吃好而精心烹调,会让人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日本著名料理研究家上田淳子则认为,做饭能促进大脑发育,激发孩子的潜能;从开始准备食材到最后做出成品并不容易,这能让孩子有成就感,进而建立自信心。
日本政府早在1947年就将做饭加入到小学家庭科课程中。在公立小学,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就要上家庭料理课,一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日本每个小学都有一个名为“家庭教室”的地方,不但有上下水管道,还有燃气设备和厨具等,孩子们就在这里学习如何做米饭、切菜炒菜及蒸制食物、制作传统味噌汤等烹饪知识和技能。
烹饪老师将课程逐步分解,从认识厨具、正确开关燃气灶开始,让孩子们熟悉操作;然后分工,有人洗菜,有人切菜,有人炒菜,协作完成。从系上围裙到最后清洗厨具餐具,物品归位,打扫教室,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有序。所有小学毕业的孩子都能独立完成煮饭炒菜这些基本的家庭料理制作。升入中学后,家庭课变成家庭技术课,内容还涉及蔬菜种植、水产养殖、木工等。
俄罗斯,厨艺和礼仪一起学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柳玉鹏
目前,在俄罗斯普通全日制公立学校中,劳动课是5~11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从2024年9月1日起,“劳动课”将作为必修课出现在1~4年级的课表上。孩子们在劳动课上不仅要学习手工艺、木工、缝纫等,学习做饭也是重要内容。
烹饪课除了教孩子们如何准备食物,还培养他们对食物的正确态度,树立健康饮食观念。老师在课堂上会讲解健康饮食的标准、营养学知识等。准备食物时要遵守的卫生规则、厨房安全操作守则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准备食物时必须穿上围裙、扎起头发、卷起袖子、清洁双手,保持餐具整洁,生熟分开。实践课上,孩子们会学习制作一些常见的菜肴。从做最简单的蔬菜沙拉、汉堡,到准备面团制作面包、糕点,再到烹调鱼及肉类等较为复杂的菜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烹饪课上,老师还会教授餐桌礼仪、美学,讲解人类烹饪历史。
俄罗斯教育专家认为,健康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要做出美味可口的健康食物,必须具备良好的烹饪技能。孩子们从小学习做饭,未来会少吃油炸食品和快餐,健康的饮食习惯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英国,烹饪课挂科要补考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曹雪
英国把烹饪教育“课程化”,规定烹饪课为所有中小学生必须学习且通过的必修课——不及格需要补修、补考,否则不能毕业。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了预防和减少学生肥胖,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和多番研讨,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部2008年1月22日宣布,从当年9月起,将烹饪课列为11~14岁学生的必修课,主要向他们传授传统健康烹饪实战技巧以及营养保健、卫生安全和合理购物等方面的知识。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部要求中学生学会做英国传统菜肴和其他国家的美食,核心是“8个菜工程”,即每名中学生应学会用新鲜原料烹饪8种不同菜肴。这8种菜肴符合青少年口味,且健康可口、简单易学。在每周至少两次的烹饪课上,学生们可以学会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制作蔬菜沙拉等健康菜肴。在年终成绩单上,一定要有学生的烹饪课成绩。
2014年9月,英国教育部决定将烹饪也列为小学必修课程, 7~14岁的孩子必修该课程。新教学大纲对学生也做出了要求:到14岁时能做出20种菜肴,如馅饼、咖喱饭等。其后,英国政府又规定,从2015年9月起,4~5岁的幼儿也应学习烹饪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比如大致识别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热量大小等。
德国,每学期食堂轮班一周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德国人将教孩子做饭视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多数学校设有“公共厨房”,没有条件的学校通过“移动公共厨房”教孩子做饭。“公共厨房”由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德国联邦卫生部等机构联合打造。
典型的“公共厨房”除了几张大桌子外,还有锅碗瓢盆、电炉灶、水槽等厨房设备。幼儿园孩子年龄较小,老师会让他们通过特制的儿童厨房用具做菜,主要以拼盘为主。孩子们还会练习如何处理食材、安全使用厨具以及摆放餐具等。为了更好地体验烹饪的乐趣,孩子们会戴上厨师帽、围上厨师裙,看起来像一名小厨师。到了小学,孩子们学习烹饪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烹饪意面、肉排等传统菜式,也有制作清爽的姜汁柠檬水、素食汉堡等新式饮食。老师会带孩子们去超市和菜市场买食品,告诉他们怎么认识健康食品。此外,还有参观农场、到主管部门了解食品安全等活动。中学的烹饪课以实践为主。许多学校开展“学生为学生做饭”活动,孩子们在主厨的带领下,每个学期值班一周,给全校师生做饭。许多学校还有自己的菜地,孩子们在植物专家和菜农的指导下学习种菜。
“移动公共厨房”是由巴士改建的烹饪车,会定时开到有需求的学校,停留几天,孩子们在车上轮流上烹饪课。为鼓励孩子们自己烹饪健康美食,德国机构还专为孩子们设立了相关网站和APP(应用软件)。孩子们可以在上面下载各种食谱,然后跟着视频中的厨师做自己喜欢的菜肴。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德国对于“公共厨房”有严格考核规定。由于烹饪课事关孩子们的营养健康,“公共厨房”也得到德国各大健康医疗保险公司、慈善基金会的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