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离家远也有法照顾父母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任菁菁

王先生在北京工作,对远在四川老家的父母,他一直心存担忧:怕父母生病不愿意说,又怕说了自己也是鞭长莫及,难以回家照顾。他只能平时多寄点钱、多打几个电话,希望父母一切都好。

如今,许多年轻人都像王先生一样,为了发展事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他们的父母只能独自生活,成为空巢老人。据调查,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比例甚至超过70%。

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想要远程照顾父母,会面临很多挑战。一是消息滞后。年轻人无法及时了解父母的最新健康状况,可能导致老人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二是沟通不畅。老年人可能因不想让子女担心而隐瞒不适,使子女难以了解真实情况。三是医疗服务跟不上。老年人一旦生病,很难独自前往合适的医院,获得及时、专业的治疗,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四是情感支持不足。物理上的距离可能导致情感上的隔阂,老年人在需要关怀和支持时可能尤为孤独。五是技术障碍。一些老年人不熟悉电子产品,这限制了他们接受子女远程照护的能力。六是经济负担。远程照护可能需要购买特定的设备或服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即使面对这么多困难,身处外地的子女仍然有必要参与到父母的照护当中。这种参与具有重要价值,其带来的情感抚慰和心理支持是无法替代的。面临重要医疗和生活决策时,子女也能帮父母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而且,只要运用恰当方法,远程照护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近日,美国“每日照护”网站给出了一些照护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子女应定期联系父母,让双方习惯沟通日常琐事,尤其是健康问题,建立畅通的渠道。形式上,以视频通话为佳,这样一方面能增进彼此情感,另一方面能让子女在言语叙述外,更直观地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

组建健康支持网络。古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建议子女以居住小区为范围,将父母相熟的邻居、朋友、志愿者、家庭医生等,组成一个可靠的支持网络。一方面,可以使父母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护;另一方面,也有助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能准确评估、监控老人的健康状况,在用药、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出合理指导。而且有了医嘱的支撑,子女不易因健康问题上的分歧与父母发生冲突。

集中管理重要文件。子女在家时,应将父母的医疗记录、药物清单、紧急联系人等重要信息集中起来,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将电子版备份与其他家人和家庭医生共享,以便应对突发状况。

智能设备监控健康状况。子女可为父母配备智能手环、血压计等设备,并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测其健康数据,有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创建日常活动表。子女在家时,可与父母共同制定详细的日常生活表,主要包括用药时间、锻炼时间、休闲活动项目等,帮助其保持规律生活。如果老人自己做一日三餐有些吃力,子女可通过社区、老年驿站等订营养餐,让父母吃得方便又健康。

评估生活环境。子女回家探望父母时,要评估一下他们的生活环境,例如浴室是否放置防滑垫、照明光线是否充足等,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安全、舒适,降低摔倒等意外的发生风险。

为了解决子女远程照料父母难的问题,社会层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一是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包括姓名、年龄、病史、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将老人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一般、较差、失能四个类别,及时更新登记,供医生使用。二是开展社区医生巡诊,范围覆盖辖区内所有空巢老人,每周上门问候,掌握其健康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救能力,预防突发问题。

新时代有新的养老方式,如果远程照护已无法满足老人实际需求,子女应在父母接受的前提下,考虑将他们送往合适的养老院,不宜因畏惧人言而坚持让老人住在家中。环境宜人、基础设施完备、医疗救助能力强、社交活动丰富的养老院,既可以为子女减负,也能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提升晚年质量。但需注意,即使老人在养老院有周全的护理,子女也应多问候、多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