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特约记者 辛斌 汤志华 潘秋辰 陈家村
编者的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人们对晚年生活的期待。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在各地增设老年大学,满足老年学员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这一方面,国外也有很多探索值得借鉴。
新加坡:学校开在社区
新加坡人习惯用“乐龄人士”来尊称老人,希望他们能够享受快乐的退休时光。新加坡将乐龄教育视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从1999年就开始逐步将其纳入到国家公共政策之中。目前,负责乐龄教育的是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活跃乐龄理事会两个部门。前者主要推广乐龄理念;后者则是为乐龄人士提供各种服务。
活跃乐龄理事会成立于2007年5月,提出以社交、智能、体能、就业、感情、精神为基础,积极推广活跃乐龄文化。“乐龄优学堂”就是该理事会以社区为中心创办的乐龄学苑,主要为50岁以上乐龄人士提供短期课程,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养,涉及保健、理财、工作、安全、美食、旅行、文化等领域,每一领域还包括若干分支。2023年,新加坡政府正式推出“乐龄SG计划”,准备在接下来5年里大力拓展活跃乐龄中心,支持年长者在家或社区养老,乐龄教育就是中心发展的重要方面。到2025年,中心数目将增至220家,这意味着每10名老人中就有8名能在家附近参与学习活动。
近期,新加坡明确提出乐龄教育对50岁以上的人免费,50岁以下的人如果想学则需要交纳学费和材料费,如折纸课程,学费和材料费共计25新元(约合人民币108元)等。其班额较小,学生人数大多在8~15人左右,一般不超过20人;上课多以短期为主,一个月上4次,一次2小时,时间大多安排在中午,让乐龄人士可以在不耽误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享受学习的乐趣。
日本:线上学习为主
20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委托民间机构开设老年班,促使老年人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20世纪70年代,在各地政府扶持下,日本出现了老年大学。
日本内阁府《关于终身学习的舆论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老人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最多,占16.5%,如果加上“电视、收音机”等形式,“线上”学习的比例会更高。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大城市,线上老年大学已成为常见的教育模式,其主导机构一般是地方政府、大学等。
以1983年成立的日本放送大学(如图①)为例,作为网络远程教育大学,该校目前开设本硕博3个阶段的课程,供老人自由选择,每年4月和10月开学,学制分4种:想获得学位的全科生,最多可在籍学习10年;只选感兴趣学科的学年选科生,可学习1年;仅选感兴趣课程的学期选课生,可学习6个月;仅选某些讲座的听课生,可学习3个月。
学习科目有300种可选,内容包括文学、历史、护理、心理学、健康养生、计算机等。授课人员通常是大学教授、专业讲师或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老人选好课程后将资料填齐、邮送给学校,等收到通知书以后,通过银行或网络缴纳学费,就能收到教科书和学习资料,随时开始上课。
“课本简明易懂,笔记也被归纳成册,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电脑上反复学习。”一位60岁男士反馈道。一位70岁主妇说,“自从我老公退休,我们每6个月就学习2~3门感兴趣的科目,截至目前已在放送大学学习超15年。这次我又以全科生身份重新入学,能继续学习的感觉真好。”
线上学习的形式能满足老人不同程度的学习需要,入学不用考试,学费又比较低,相当于提前帮老人扫清了很多阻碍,让他们能随时随地轻松学习,得到老人的广泛参与和好评。
美国:帮助老人创业
美国老年教育从18世纪开始发展,并逐步通过《职业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法律来细化。该国对50岁以上老人实行减免或全免学费的优惠政策,这些经费一般由教育机构买单,各级政府也会给予适当的资助。
美国老年教育机构很多,比如创办于1975年的老年游学营,是美国最富盛名的老年教育机构之一,在90个国家开设了1万多个活动点,每年有20余万人参加。老年游学营面向年满55岁的老人,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辅以课外活动、社会交流、出国考察等,其口号为“世界是我们的课堂”。此外,老年人信息学院、退休学习学院等教育机构也各有特色。
相较而言,总部位于纽约的“高龄星球探索中心”(如图③)似乎更加与时俱进。这是一家专门为60岁以上老人设立的活动中心,主张“有态度地变老”。该中心由非营利组织老年人技术服务(OATS)于2013年创立,为学员提供多种数字化课程,包括操作网上银行、电子产品等生活类课程,创建网站、经营品牌、线上资金管理等创业类课程,开发数字艺术品等创作类课程,旨在帮助老人在数字时代增加社会参与、提高独立工作能力、提升生活品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环境方面,高龄星球探索中心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且数量丰富,同时还打造了适合老人的联合办公空间,希望以此重塑传统的老年中心。
卡洛斯·刘易斯是卡洛斯帽子品牌的创始人兼设计师,在女儿的建议下,他于2016年加入高龄星球探索中心。他从打字开始,一步步学会了为自己的品牌建立网站等技能。同为设计师的旺达·威瑟斯在这里学会使用社交媒体后,开始在全球范围扩展业务。马德琳·里奇和瑞秋·罗斯在高龄星球探索中心学习后,分别创建了自己的事业:手工纺织和坚果点心品牌。
目前,高龄星球探索中心在美国马里兰州、得克萨斯州、科罗拉多州等都设有基地,未来还将帮助更多老人开启晚年新阶段。
英国:主张互助教育
第三年龄大学起源于法国,多附属于高等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指导下运营,教学者主要为大学教师。学员以老人为主,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学位。1982年,在法国的影响下,埃里克·米德温特等人创办了英国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他们并没有沿袭法国的制度,而是致力于建立一种自发成立、自愿分享的老人学习团体。
这里没有任何的入学限制与评价机制,其核心理念是让老人自己发起学习活动,并在组内相互传授、分享知识。组织者与参与者在身份上没有差别,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会因课程的不同随时发生转换。虽然名为大学,但该团体只借用大学的场地、资料、设备等,很少聘请大学的教授,以保持自身独立性。
目前,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如图②)已构建起全国性的学习团体网络,拥有超40万名学员。在组织形态上,其基本分为3个层级,分别是第三年龄大学信托基金暨全国执行委员会、地方分部、小组团体。在经费方面,第三年龄大学主张自主解决,不倾向于从政府方面获得资助。老人参与时需要交会费,各地标准有一定差异,平均一年为20英镑(约合人民币189元)。
具体学习内容上,在哪儿学、学什么、怎么学等均由成员自己决定。简单来说,参与者提出学习需求,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教学者便可开课。学习时,老人既不需要参加考试,也不用做家庭作业,整个过程轻松愉快。老人只是受兴趣的驱使,而不是为了获得证书才加入进来。学习地点比较灵活,人数少的话,一般会在成员家里,人数较多的课程或实践活动会在社会上寻找适合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