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3”以下的乳腺结节多为良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甲乳外科主任医师 金贻婷

乳腺结节在女性中越来越常见,每次体检后,身边总有不少女性查出“乳腺结节”,互相交流后发现,虽然都是结节,但“分级”并不相同,1、2、3级的都有,数字大的女性很担心自己的结节会发展成癌。

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下,女性常面对多方面的压力,表现在躯体上便可能造成内分泌紊乱,引发乳腺过度增生,久而久之形成结节,甚至在长期的修复缺陷中出现恶性肿瘤。而且,随着彩超、钼靶、乳腺增强磁共振等高分辨率的影像诊断不断升级,以往发现不了的小结节,甚至是微小结节都能准确检出。于是,乳腺结节检出率、发病率逐渐升高。

看到报告上的“乳腺结节”后,不少女性不理解其后的“英文+数字”是什么意思。这个“英文+数字”代表结节的诊断分类,即恶性概率范围,是200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简称BI-RADS,目的是持续监测乳腺结节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分级”。“级”和“类”有概念上的区别,前者是区分同一类中的高下,后者是用来区分不同属性。比如BI-RADS 0~6类各自为一类,而4类因恶性概率范围太宽(2%~95%)又人为分为A、B、C三类,不同类别对应不同风险(具体分类意义详见右表)。

原则上,下诊断后“类”是不会随意变化的,相当于结节在“出生”之时便已确定了性质。如果将其与性别类比,即受精卵时期,胚胎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但如果在胎龄过小时进行观察,因其特征十分不明显,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同理,如果3类乳腺结节的诊断可靠,不会过段时间就变成4类,但因这是医师通过影像学结果进行的主观诊断,如果恶性结节初期表现不明显,在后期才有典型表现,也可能会变为“4类”或以上,因此“3类”也需随访观察。 

一般来说,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血流信号的结节良性可能更大,无需过度担心和治疗,定期随访即可。但如果在随访中,结节发生了特征变化,比如从形态规则变为不规则、从无明显血流变为血流信号丰富,则可能会升为4类,需及时进行粗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将疾病尽早诊断出来。即使最后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也不要太过恐慌,通常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越好。为了将乳腺癌杀灭在早期,女性一定要注重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