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普会期间,“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新模式受到各方关注,来自政府、学协会、医疗机构、大健康行业企业代表等嘉宾就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进行多层次深入探讨。
“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共同牵头发起,首批开展的试点项目专项,包括三高共管、肺健康(肺结节)、体重管理和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该模式旨在通过政策倡议、建立工作方案,创新建设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可持续的体系化共管模式,探索健康管理的筹资和支付机制,融合数智化慢病管理数据平台。零售药店应主动加入到公共健康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慢病管理达标率,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以“三高共管”专项为例,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管理委员会率先提出“三高共管1+2+3健康管理共同体”模式,即1家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牵头,联合2家社区医院、3家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共同组成紧密型联合体,将建立以三高慢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院内外患者全程共管体系,包括健康人群的三高早筛,以医院为主阵地的三高共管多学科健康管理联合门诊,下沉社区医院、零售药店为主阵地开展健康生活行为和健康风险因素的管理,牵头医院通过数智化平台对院外慢病效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在这一模式下,患者在医院接受了诊断性检查、多学科健康管理方案、诊疗及处方后,可在药店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接受基本检测评估,并能够获得药师专业指导、牵头医院健康管理专家的科普教育及咨询,并与牵头医院形成双向就医通道引导就医、并发症及重大疾病的管理效果评价、制定阶段性健康管理方案等,形成紧密型“三高共管1+2+3健康管理联合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逐渐成为国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以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均有过亿的患者人群1,2,3。在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慢病患者的疾病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仅16%4,有高达51.8%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5。慢病长期管理不达标所导致的疾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也为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受到场地、人力等资源和条件的限制,目前医院场景往往难以完全满足慢病患者全病程的长期管理需求。面对日益增长的慢病管理需求缺口,零售药店迎来了发展转型的全新机遇。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具有数量多、覆盖人群广、便利性强等特点,是距离患者最近的医疗服务网点和基础医疗保障。2023年,全国药店数量已超过66万家6,相当于平均每家药店能够覆盖约2000人,为国民的健康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同时,随着近年来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允许慢病长处方外流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医药零售行业的集中度和规范性也在快速提高,零售药店也在逐步从单一的药品供应者转变为慢病管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与医院系统形成补足。通过医院和零售药房协同的“健康联合体”,由医院的医生进行慢病的诊断和处方,零售药店的药师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长期随访管理服务,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药师则可引导患者回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进而形成院内院外一体化的慢病管理闭环,让患者能够从全病程的规范管理中获益。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全国常委兼秘书长、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秘书长王占山教授表示:“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情况下,慢性疾病负担的沉重性、患者群体的广泛性、共病情况的复杂性以及长期规范管理的缺乏,都使得慢性病防控依旧面临严峻挑战。对慢病管理巨大社会需求,需要勇于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医院、社区医院和零售药店各自的优势,构建一个紧密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联合体系,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互通互动机制,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的健康新需求,打造可落地、可持续、可推广的防控重大慢病新模式。”
院店携手,共织慢病管理体系化服务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孙宁玲教授分享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管理的挑战,她表示:“在中国,高血压患者的诊断率52%,治疗率39%,治疗达标率更低4。由于高血压的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容易自行减药或停药,医院也难以对每一个接诊的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和随访,导致后续难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我们需要零售药店成为医生的‘好搭档’,通过在院外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长期的追踪管理,通过院内外协同,实现对慢病患者全病程的管理覆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曾龙驿教授指出:“据一项针对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高达45.6%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差7。血糖长期管理不达标可导致尿毒症、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或导致截肢或失明等严重后果。如果在医院诊断之后,零售药店能够在院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长期随访和血糖监测服务,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就能够帮助患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更好的疾病管理效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印根权教授指出:“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疾病带来的不仅是呼吸受限的困扰,严重时可能阻碍他们的正常成长发育,同时患儿的家长也承受着诊疗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时间压力。如果零售药店能够提供长期的疾病教育和管理,以及专业的药物和装置使用的咨询服务,让患者在医院诊疗后能够在家进行药物或雾化治疗,遇到问题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指导,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避免从轻症向重症发展以及在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实现长期的获益。”
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表示:“慢病患者在院外需要的是专业、便捷、及时、长期的服务。每家药房都需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疾病管理咨询服务,同时加强与周边医院的联动,在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更好地为患者做好回访服务,让慢病患者规范管理疾病,定期随访,以最大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
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蓝波先生表示:“健之佳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药品供应者加速转型为慢病管理体系的关键参与者。我们从患者的疾病长期管理需求着手,通过设立慢病健康服务专区、配给先进的血压仪和血糖仪等自测设备、开展规范化的药事服务、建立慢病档案库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随访等举措,提升零售场景下的慢病管理质量,让广大慢病患者长期获益。”
赋能零售,推动慢病管理迈向新纪元
作为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阿斯利康立足慢病患者所需,积极赋能医药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慢病管理的创新发展。通过支持培训、相关管理和服务标准的建立和落地、以及院外创新模式的打造,阿斯利康致力于赋能零售药店成为能够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慢病早筛、用药指导、长期管理等一站式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场所。
在此次西普会期间,阿斯利康也与来自协学会、医疗机构、医药零售与器械等领域的嘉宾共聚一堂,深入探索“院店联动”的“健康联合体”新模式,助力打通慢病的院内外管理闭环。
阿斯利康中国全渠道事业部总经理刘谦表示:“在政府的指导下,阿斯利康积极支持院内外慢病共管体系的构建,持续推动医院与零售药店的联动,赋能零售药店成为公共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让广泛未得到管理的慢病患者能够获得全周期的规范化管理和照护,携力各方共同应对严峻的慢病挑战,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医疗负担,共赴健康中国2030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