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水生蔬菜各有所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魏帼

炎热与潮湿交加的三伏天里,人体从内到外都燥热,建议大家常吃水生蔬菜,不仅美味,还非常利于伏天养生。

莲藕,清心安神。俗话说,莲藕一身宝,秋藕最养人。夏末秋初,莲藕开始大量上市。中医认为,莲藕具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解毒消肿、健脾补肾的功效。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莲藕有下面几个优势:富含膳食纤维,有些品种含量高达7克/100克,有助促进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维生素C含量较高,达到19毫克/100克,可以帮助机体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矿物质较多,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钾,为293毫克/100克,高于香蕉、芹菜,有助控制血压;富含抗氧化成分,包括黄酮类以及多酚类,有助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抗炎作用。莲藕主要分为粉藕和脆藕两大类,前者粉糯,适合煲汤、炖煮;后者清脆,适合炒菜或焯水后凉拌。时下还是吃藕带(尚未膨大变粗的莲藕)的好时候,跟莲藕相比,藕带更脆嫩多汁,适合短时间快炒或凉拌、腌制。在营养方面,两者差别不大。

菱角,解热止渴。菱角也叫龙角,被称为“水中落花生”,一般在7~9月份上市。《本草纲目》记载,菱角能“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菱角营养丰富,尤其富含钾,含量高达437毫克/100克,是典型的高钾低钠食物。菱角皮脆肉美,蒸煮以后可以剥壳食用,或晒干以后剁成细细的颗粒,可以熬粥当粮食吃,也可以入菜,烹制成葱香菱角、水煮菱角等菜肴。菱角含有一定的热量,肥胖、“三高”患者等需要控制体重的人吃完后,要减少主食的量。

茭白,生津除湿。茭白的上市时间较长,民间有“三到十月茭白鲜”的谚语。中医认为,茭白具有清热生津、利尿除湿的功效,特别适合伏天吃。茭白的营养价值特别高,除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其膳食纤维含量也不低,有助预防便秘。跟莲藕和菱角相比,茭白热量很低,尤其适合肥胖人群。茭白清香甘甜、清脆爽口,可以清炒、清蒸、油焖、凉拌等,适合搭配肉类、菌藻类等一起食用。茭白草酸含量较高,烹调前用水焯一下有助去除涩味。

莼菜,清热消肿。莼菜与茭白、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上市。古时曾有官员因想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弃官归家,这就是“莼鲈之思”的由来。在中医看来,莼菜具有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莼菜在膳食纤维、钾等营养素含量方面并不突出,其本身也没有味道,最鲜明的特色在于茎及叶背面厚厚的透明胶质——莼菜多糖,这种滑如琼脂的胶质让莼菜口感鲜嫩滑腻、别具一格。莼菜特别适合用来调羹作汤,如莼菜鸡汤、莼菜鲈鱼羹。注意不要过度烹调莼菜,否则会破坏其口感,一般水煮开后就可出锅。

需要提醒的是,水生蔬菜最好不要生吃,否则可能感染致病菌或寄生虫。即使特别鲜嫩,也建议用沸水短暂焯烫一下再凉拌。▲